伏诺拉生与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的疾病,烧心和反流是RE的典型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改善反流症状、促进黏膜愈合,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PPI起效缓慢,抑酸作用有限,部分RE患者对其治疗反应差。伏诺拉生是一种新型的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otassium competitive acid blockers,P-CAB),其通过与胃壁细胞上H+/K+-ATP酶的K+结合位点可逆性结合,能够同时抑制细胞内激活和静息状态的H+/K+-ATP酶,可快速、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近些年来,伏诺拉生已在国外被广泛用于RE等酸相关疾病的治疗,但国内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伏诺拉生治疗R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从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科确诊为RE的患者60例,使用SPSS软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伏诺拉生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内镜积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acid exposure time,AET)、胃食管反流病症状频率量表(frequency scale for the symptoms of GERD,FSSG)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共计60例患者完成治疗,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患者均完成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2.观察组中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对照组中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3例。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3.3%,远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内镜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内镜积分分别为观察组(0.93±0.45)分,对照组(1.67±0.80)分,两组的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内镜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A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AET分别为观察组(2.08±0.60)%,对照组(3.38±0.59)%,两组的AE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AE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全天的烧心症状累积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在第7天累积高达66.7%,远高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观察组的夜间烧心症状累积完全缓解率累积达70%,也远高于对照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日间烧心症状累积完全缓解率持续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前两组FSSG评分、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FSSG评分分别为观察组(7.10±3.04)分,对照组(9.76±4.31)分,两组的FSS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PSQI评分分别为观察组(5.30±2.55)分,对照组(7.23±3.09)分,两组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新型抑酸药物伏诺拉生与雷贝拉唑相比,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症状,提高黏膜愈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侵蚀性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常因钢筋锈蚀导致其耐久性劣化而提前退役,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态进行诊断,准确预测其剩余使用年限,科学评估其服役能力是结构后续安全耐久运维的基础。研究从结构全寿命周期性能劣化过程出发,充分考虑了结构服役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钢筋锈蚀对结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根据实际工程结构钢筋锈蚀的概率分析结果,明确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级标准,给出了基于钢筋锈蚀
混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形式上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BOPPPS模型,利用雨课堂平台,通过教学实验构建一种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对混合式教学的一种新的探索。这次实验按照技能模块及话题单元进行前测及后测,按照SMART原则进行教学目标设计,采用对分教学法组织参与式学习,从而构建适合大学英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可以看出,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经历一段时
设α2(D)=max{|X|:X?V(D)且D[X]不含有向2-圈}是有向图D的α2(D)-独立数.在文献[Proc.London Math.Soc.,42 (1981) 231-251]中,Thomassen构造了满足κ(D)=α(D)的非哈密尔顿有向图D,以此证明Chvátal-Erd?s定理在有向图情形下不能得到自然推广.Bang-Jensen和Thomassé提出如下猜想:每一个满足弧强连
基于由常温(20℃)降至给定低温(-40、-80、-120、-160、-190℃)、经历低温再直接或以1℃/min匀速回至常温3种工况下的混凝土受压试验,研究了不同低温作用下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及其离散性。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温度的降低,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变化率高于常温时的受压强度变化率,且整体呈增大趋势,其离散性也明显变大;而经历低温再直接和以1℃/min匀速回至常温时混凝土的受压强度变化率相比常温时均
高温热管运行特性的分析与预测,对热管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分析高温热管内两相流动传热特性,首先建立钠热管的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计算值与钠热管稳态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校核,模拟结果与实验测点温度的绝对误差小于40℃,相对误差在5%以内;其次,利用本文模型与方法对不同传热功率和倾角下的热管内部流场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均匀加热条件下,蒸气腔内的速度在蒸发段接近线性变化,而在冷
研究了在低湿环境下,不同养护温度(-40、-20、0、20、40、60℃)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养护温度为40℃时,再生混凝土28 d的抗压强度最佳,相比于常温(20℃)养护下的抗压强度提高了17%;过低或过高的养护温度都会对再生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造成影响;温度为40℃时的养护效果最优,试件内部密实度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好。
铺面联锁块已在我国水运工程道路堆场得到广泛应用。联锁块形状是异形的,具有双向联锁作用,其抗压强度是JTS 257—2008《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中要求的必检指标。GB/T 28635—2012《混凝土路面砖》及GB 32987—2016《混凝土路面砖性能试验方法》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没有规定异形块体承压面积的测定方法,不能满足联锁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的需要。为此,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结合工程实际
阮教授学术造诣深厚,学验俱丰,致力于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工作7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阮教授用药讲究"中西结合",形成了"中医为体,西医为用"的用药理念。
课程思政概念自提出以来,取得不菲成效,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专业建设需要进一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深入分析现阶段专业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以期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
预制柱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其安全性、可靠性必须得以保证,因此预制柱灌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以某施工项目为对象,对灌浆孔道堵塞,连接钢筋损坏,座浆料及封边强度不足、不密实、裂缝,柱底标高误差,基层未清理,灌浆料质量问题等预制柱灌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生产管理、材料管理、施工流程、补灌、灌浆质量检测、人员管理六个方面的改进措施,有效提高预制柱灌浆质量,并以期为提高预制柱灌浆质量提供一定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