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角膜无血管、无淋巴,上皮及基质层只表达少量树突细胞,这些构成了角膜具有免疫赦免权的重要因素,使角膜移植成为目前最成功的器官移植之一。但免疫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深低温冻存作为一种长期角膜保存方式,在角膜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临床提供角膜材料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已经证明深低温冻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能够满足角膜移植的需要,但经深低温冻存后角膜组织抗原性有无改变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试验,观察经不同方式液氮低温冻存后,角膜组织抗原性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筛选新鲜猪角膜,以直径13mm环钻制取角膜标本,放入冷冻保护液中,“简化四步法”冷平衡后,一组直接放入液氮中冻存,另一组经程序降温仪梯度降温后转入液氮中,均保存两个月。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新鲜角膜组、程序冻存角膜组、直接冻存角膜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将新鲜角膜、程序冻存角膜和直接冻存角膜移植到BALB/c小鼠胸壁皮下,对照组只做皮肤切口,不植入角膜植片。术后12天取外周血,双色免疫荧光抗体标记小鼠外周血中活化的T细胞亚群CD4+、CD8+、CD25+、CD71+,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解剖角膜植片,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BALB/c小鼠移植术后12d,深低温直接冻存角膜植片半透明,与局部组织轻度粘连;而深低温程序冻存及新鲜角膜植片完全混浊,与周边组织粘连紧密。HE染色示:直接冻存角膜内浸润的淋巴细<WP=5>胞数量较少,仅侵及角膜上皮下及内皮下;程序冻存角膜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多,侵入角膜上皮下及基质层;新鲜角膜内淋巴细胞数量最多,侵入角膜全层。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小鼠外周血CD4+CD3+/CD3+、CD25+CD3+/CD3+、CD71+CD3+/CD3+的T淋巴细胞增多,CD8+CD3+/CD3+T淋巴细胞减少,CD4+/CD8+值增高。其中以新鲜角膜组变化最为明显,新鲜角膜和程序冻存角膜两组与直接冻存角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显著,程序冻存角膜组与新鲜角膜组、直接冻存角膜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不同的冻存方式可以影响角膜抗原性。与新鲜角膜比较,快速降温的深低温直接冻存可以降低角膜抗原性,缓慢降温的程序冻存对角膜抗原性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