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认知及市场开拓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2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国俄罗斯与中国是友好邻邦,这为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础。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推进,两国在旅游方面的合作交流也快速发展。虽然中俄旅游合作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至今已经历了从边境旅游到中心城市双向旅游两个阶段的转换。当前中俄旅游合作正处于第二阶段,以集中的旅游空间流向为最主要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中俄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不过目前已出现向第三个阶段推进的倾向,即旅游区域从中心城市向其他特色城市扩展,这将成为中俄旅游合作未来发展中的重要趋势。而中国的青岛和俄罗斯的海参崴,正是承接两国中心城市旅游流分流的特色城市。海参崴卓越的地理优势及与中国的历史渊源、青岛及其所处山东半岛良好的资源条件,为开展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由于海参崴是研究者本人的家乡,现在青岛留学,一方面对两个城市的情况具有较充分地了解,另一方面实施研究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因此本研究选取青岛和海参崴双向旅游为研究对象,希望推动家乡与青岛的旅游合作。  本研究通过对“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认知长达13个月的调研,了解两地居民对两个城市的客观认知和主观感知,搜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为探索性地研究“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认知现状及市场开拓策略提供数据基础。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方法为基础,旨在认知、发掘、促进“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发展。首先对“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现状情况进行把握和分析,接着通过600份有效问卷调查“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认知状况,获得了较为系统的数据。通过对调研结果和两个城市客观资料的分析,发掘“青岛-海参崴”从吸引力、消费能力、出游潜力、旅游意愿等多方面反映出双向旅游合作发展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市场开拓策略,包括强化认知、改善交通、丰富产品等。研究整体上对“青岛-海参崴”双向旅游合作的发展重点及未来趋向进行了系统分析。虽为探索性的起步研究,但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资料,努力发现和贴近真实,以期为这两个城市的旅游合作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公元3世纪初,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安东尼努斯敕令》,将罗马公民权授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民。从理论上讲,帝国民众政治身份、法律地位的变化会对埃及行省的税收制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冲击。然而,众多考古资料证明,埃及行省的税收制度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土地税与人头税这两项主要税种的征收制度基本没有受到《安东尼努斯敕令》的直接冲击,其他税种也基本保持稳定。这种现象折射出了《安东尼努斯敕令》的颁布在一定程度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小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大到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投资均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投资对于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而言,能够
自从资本结构的经典理论——MM理论诞生以来,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学者们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日臻成熟,学者们开始向着企业价值最大化的
【摘要】博物馆中教育资源丰富,我国对于中小学研学工作高度重视,着力发展博物馆为研学基地。然而,博物馆中研学教育还存在和学校联系不紧密,且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馆校结合,开发出研学课程,组织研学旅行,完善研学教育过程。  【关键词】馆校结合;博物馆;研学;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研学教育主要是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研究性学习和教育活动
世界文化的大冲击使中国民俗文化日益边缘化,导致了中国民俗文翻译的失语现象。本文从译语读者的新视角重新审视了民俗翻译的策略技巧,并提升到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学说高度,以
肖远平,彝族,贵州大方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黔灵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主任、首席专家,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期刊
广场舞是群众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广场文化.广场舞出现之前,基层群众主要是以聊天、打牌、下象棋等静态的、小规模的娱乐活动为主.广场舞出现之后,将原有的静态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