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新疆棉花遥感估产系统,全面、快速、客观掌握棉花种植面积及长势,对新疆农业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农一师16团为研究区,对棉花遥感估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内容有:1.进行了最佳波段组合空间研究,确定了Landsat-7/ETM+最优波段组合为TM4、TM3、TM2。2.进行棉花光谱分析。棉花和其它农作物物候历差异及对光谱分析结果表明:9月中下旬为识别棉花的最佳时相;对长绒棉与陆地棉生长阶段差异和它们的光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月上中旬为识别不同棉花品种的最佳时相。3.棉花种植面积提取:根据棉花遥感识别最佳遥感时相,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水稻和棉花像元分类精度都在97%以上。2001年长绒棉面积分类精度达97.07%,陆地棉面积分类精度达93.15%,2003年长绒棉面积分类精度达90.87%,陆地面面积分类精度达82.87%。4.棉花产量等级划分:通过对棉花生长习性,生长过程及遥感光谱分析的研究,得出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使用2004、2005年7月ASTER数据提取植被指数NDVI和RVI,并进行密度等级分割。结果表明:NDVI密度等级分割与棉花产量相关性较好,故使用NDVI密度等级分割图结合不同棉花品种分类结果,划分出不同棉花品种的高产田和中低产棉田;并结合土壤盐渍化程度划分出高、中、低产田。5.棉花产量估测:根据实际测产数据得出不同品种棉花高、中、低产田的平均亩产,由各品种面积×平均亩产得到估产棉花产量。2004年产量估测的精度为82.5%,2005年产量估测为84.9%,平均产量估测精度为83.7%。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监督分类法和NDVI密度等级分割法对棉花产量估测方法可行,为今后大面积棉花估产打下基础;由于研究区域小、产量估测时间序列短、缺少实地光谱测量等因素,对大尺度棉花估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