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交际。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容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然而,交际能力需要的不仅是语言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产生的土壤,即文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需要。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增加文化含量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即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于作为交际主体的一方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由于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含量过低,导致了学生在国际交往中的多层面交流障碍。从丛教授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教材的编写出现了偏差。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知识载体。我国各类大学英语教材多采用原汁原味的英美原版资料,课堂上大量引入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这些对学生掌握纯正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然而母语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含量,以及对教材使用后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探索由于教材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过少,教师在使用教材授课过程中没有重视中国文化的导入,以至产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作者首先选取《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精读课本为研究对象,并以Byram关于对外语课本文化内容的评价体系为理论依据,将本套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表明虽然《新编大学英语(第二版)》这套教材将西方文化各方面融入其中,但中国文化内容所占比例严重失衡,并指出对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首先应调整教材,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另外作者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即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分别作出了研究调查。作者对山东理工大学不同专业学科的150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一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并在测试后进行了问卷调查。测试显示大学生在使用这套教材完成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依然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即缺乏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认为如果在英语课本中增加中国文化知识内容将有助于他们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针对20名大学英语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教师虽然对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持积极态度,但由于教材文化构成等的限制,无法保持中西文化导入处在同一平行线上。总之,由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的缺失,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针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改革势在必行。
其他文献
对比剂肾病(CIN)通常是指应用对比剂后出现肾功能的急性损害,客观指标为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44.2umol/L,或较使用前的基础值增高25%以上[1]。虽然肾小球滤过率为评价肾功能的
目的:研究多因素复合作用与维医异常黑胆质证侯模型及其免疫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选用健康雄性ICR小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双因素组和三因素组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由风能、太阳能等发出的电能通常需要经过变流器控制后并入电网。变流器与电网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变流器的接入对电网的稳
主要探讨了用VC++实现超大文件数据编辑器的相关技术,介绍了内存映射文件技术以及编辑器设计过程中一些难点的解决方法。
全球变暖对地球来说是一大挑战,同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一大机遇。全球变暖催生了低碳经济,并随之产生了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行业。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
目的:在实验研究中,我们评价双层膜对大鼠颅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双层膜外层由PCL构成,主要特征是结构致密,能起到阻挡外部组织的作用,内成膜由college-1(col-1)构成,主要起到刺激骨组
工程车辆(如装载机、推土机等)作业环境和工作条件复杂多变。为了适应外荷载的急剧变化,提高低速下克服重载的能力,其传动系统多采用液力变矩器串接机械变速箱的形式,但传动效率也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审美艺术都已经发展到包罗万象的程度,当外来文化不断充斥我们眼球的时候,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这时就应该引起自己的反思了,怎样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渊源文化历
语言的学习是以交际为目的,在课堂环境中如何才能够使学生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快乐的学习第二语言,这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传授,更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中国综合国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肿瘤治疗失败导致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是转移、耐药和复发[2]。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