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化微环境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探索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细胞在转移靶器官的定植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靶器官微环境可以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定植进而调控肿瘤转移。众所周知,病理条件下,器官的微环境会发生变化,然而变化的微环境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肿瘤细胞的转移,目前还所知甚少。因此,本论文以常见的肺纤维化为模型,研究纤维化微环境对肿瘤细胞在靶器官定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通过小鼠体内模型,我们发现肺纤维化可以显著促进肝癌及乳腺癌细胞在肺组织的早期定植,并形成转移灶。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肺组织培养上清,纤维化肺组织培养上清具有更强的趋化肿瘤细胞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可能是纤维化微环境促进转移的机制。活化的成纤维细胞是纤维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细胞类群,我们发现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也具有很强的趋化肿瘤细胞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提示成纤维细胞可能是纤维化肺组织促进肿瘤转移的效应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分析,我们发现FN1和SPP1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纤维化肺组织中显著上调。重要的是,在成纤维细胞中敲低FN1,能够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趋化肿瘤细胞的作用;而在成纤维细胞中敲低FN1或SPP1则同时显著削弱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与之一致,在肿瘤细胞中敲低FN1和SPP1的共同受体ITGAV或通过短肽GRGDS抑制ITGAV通路,也能显著降低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以及纤维化肺组织培养上清的趋化肿瘤细胞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的能力。小鼠体内实验发现,在肿瘤细胞中敲低ITGAV或者尾静脉注射短肽GRGDS均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在纤维化肺中的定植,进而抑制肺转移灶的形成。上述结果提示:肺纤维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被激活,激活的成纤维细胞大量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FN1和SPP1,其中FN1趋化肿瘤细胞进入肺组织,而FN1和SPP1则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因此,FN1和SPP1共同促进肿瘤细胞在肺组织定植并促进肺转移灶的形成。敲低ITGAV或抑制ITGAV通路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在纤维化肺中的定植及转移灶的形成。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纤维化微环境通过FN1/SPP1-ITGAV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该结果揭示了调控肿瘤转移的新机制,为抗转移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结果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癌症相关性死亡率。目前,化疗仍是结肠癌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结肠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化疗药物因其较差的靶向性,使得药物在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80例妊娠剧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
癌症(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实现癌症的早期精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意义重大。荧光成像以其成像迅速、检测灵敏、无放射性危害等特点适合用于癌症的早期
目的:通过研究P53蛋白、微卫星不稳定(MSI)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53、微卫星不稳定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相关性,比较胃癌患者的各项临床病理及分子指标对胃癌预后的
目的探究耳穴埋豆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
生物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大量官能团,这些特性使得生物炭在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方面具有强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生物炭复合
太赫兹时域光谱作为一种新兴的光谱检测技术,因其快速无损、对水及生物分子响应敏感等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尤其在人体癌变组织诊断方向引起了学者的广泛
医学界认为,目前全球性癌症高发,80-90%与环境及职业接触有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指出“癌症发病和死亡率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因此研究环境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对防治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