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仅次于水稻,是第二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白粉病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方法。我国现有的小麦品种中绝大多数抗病基因被克服,丧失抗性。小麦野生近缘种蕴藏着丰富的抗性资源,是改良小麦抗性的丰富的基因资源。黑麦是最早、最广用于改良小麦的近缘物种。利用近缘种有利基因的最佳途径是创造携带目标性状的易位系。任正隆等提出用单体附加系作工具诱导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它的优点是除可以稳定地诱导染色体大片段易位外,还可以诱导染色体的小片段易位。 易位系的鉴定,尤其是小片段易位的鉴定始终是研究者面对的难题。多种鉴定技术的使用,是检测异源染色体易位,特别是小片段易位的必要手段。本实验利用感白粉病的小麦纯系绵阳11和黑麦自交系R12杂交,在其单体附加系自交后代的BC1F5株系中选育小麦—黑麦异源易位系。先后采用酸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PCR方法、抗病性鉴定、C-带和原位杂交技术对其中所含的黑麦外源种质进行鉴定,结果如下: 1.随机选取300个单体附加系的自交BC1F5株系进行A-PAGE鉴定。其中70个株系显示出黑麦碱特征带。 2.根据已报道的黑麦特异重复序列pSc20H设计一对特异引物,扩增不含黑麦碱的230个供试株系的基因组DNA,只有50个株系扩增出了特异片断,表明这50个株系含有黑麦染色质成分。 3.对PCR检测出的含有黑麦染色质成分的50个株系进行白粉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在对照亲本绵阳11高感白粉病的情况下,株系96Ⅱ691-830-98表现为免疫。根据系谱记载,该株系来源于小麦品种绵阳11和黑麦自交系R12的6R染色体单体附加系后代。 4.利用染色体C-带技术对株系96Ⅱ691-830-98进行分析,2n=42,未发现黑麦特征带,可以肯定没有整条黑麦染色体导入,但不能确定有无黑麦染色体片段导入。 5.为弄清96Ⅱ691-830-98的遗传背景,使用GISH技术进一步对96Ⅱ691-830-98的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端部含有黑麦染色体的小片段。该结果确证了96Ⅱ691-830-98为小麦—黑麦染色体端部小片段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