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鄯善县地下水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水均衡计算,利用Modflow软件建立了鄯善县二维地下水数值模型。针对鄯善县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起自然生态破坏、坎儿井干涸和南盆地灌区周边的咸水向灌区倒流的现象,通过探求将要引发鄯善县山南超采区环境突变的警戒地下水位,研究生态需水位的确定方法和地下水数值模拟法,并以此作为鄯善县地下水开发利用警戒水位的确定方法。通过研究自然植被和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发现当地下水位低于某一埋深(生态需水位)时,自然生态将会消失,最终将鄯善县保护自然生态的关键控制性水位(埋深)的阈值定为6m。通过研究地下水位与坎儿井出流量的关系,即地下水位再下降,坎儿井将不复存在,将南盆地保护坎儿井的警戒水位定为现状年2011年3月南盆地坎儿井分布区的实测水位。通过研究鄯善县南盆地未来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利用水均衡法和Modflow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鄯善县未来地下水位进行了模拟预测,最终将南盆地2017年3月的最低地下水位-135.07m定为防止“咸水倒灌”的地下水开采警戒水位。为了实现鄯善县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对其地下水开采量进行压采。本次研究主要以南盆地为对象,在现状开采量34093×104m3/a的基础上,拟定四种压采方案,代入模型进行模拟,模拟期为2012年至2021年。通过模拟发现,当南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减少40%,即开采量为12600×104m3时,模拟区地下水基本达到采补平衡,在模拟期内南盆地整体水位保持稳定,且部分地区水位上升;同时能保证中期水平年2021年,南盆地的地下水位未触及防止咸水入侵和保护坎儿井的警戒水位。因此,最终将12600×104m3确定为南盆地地下水年开采总量的“红线”标准,并将模拟得到的该开采量下2021年南盆地地下水位确定为地下水位的“红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