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人类语言艺术的瑰宝。它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化性和怡情性。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替代另一种语言的交际活动。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翻译是一门高难的文化活动,而诗歌翻译更是难中之难。本文借助翻译先驱者的理论及实践经验,特别是许渊冲教授的克隆论,探讨以下几点:首先探索中英诗歌的主要特点,回顾中外诗歌翻译的历程;其次分析英汉语言本身及其诗歌的异同,指出虽然英汉分属两个差异巨大的语系,但在诗歌创作的手法、技巧方面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然后回顾了翻译理论,讨论诗歌(本文仅讨论格律诗)翻译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风格与审美要求;最后结合丰富的实例,分别探讨了诗歌中“三美”(音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在英诗汉译与汉诗英译过程中的传承乃至超越,从而证明诗歌不但可译,而且能够译好,能够承担起传承乃至在某些层面上超越原作的跨文化传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