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污泥中的磷回收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回收磷的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磷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元素,在自然界中处于单向循环的状态,由于人们过度的使用磷,使自然界中磷资源不断减少且很难再生,然而目前许多磷存在于污水中,将污水排放到水中使水形成富营养化。如果恰当地选择从污水污泥中回收磷的技术,既能减少水污染,又能弥补自然界磷短缺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是通过吸附法回收磷。首先,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玉米秸秆,将其进行改性炭化,最终制得吸附性能良好的吸附剂,通过研究其对溶液中磷酸根去除的效能,得到制备最优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的最佳条件。选用不同的化学改性剂对玉米秸秆进行改性,得知以氯化锌作为改性剂对玉米秸秆进行改性得到的吸附剂对溶液中磷酸根的去除效果最好。以氯化锌作玉米秸秆改性剂,制备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分析改性剂的浓度、浸渍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等条件对吸附剂的吸附效能和产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表明,在改性剂的浓度为50g/L、浸渍比为2:1、活化时间2h、活化温度400℃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对溶液中磷酸根的去除率达到99.52%,产率为21.75%。其次,本文采用最佳的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对溶液中磷酸根进行吸附,通过平衡吸附法分析了吸附剂的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以及溶液中磷酸根初始浓度的不同对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磷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表明,当溶液中磷的浓度为50mg/L、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2g时,对溶液中磷酸根的去除率达到最佳,可达到99.52%,而且该吸附过程发生的比较迅速,反应20min,该吸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其中溶液的pH值对吸附剂去除磷酸根的影响比较大,当溶液pH为2时,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去除率为42.89%;当溶液的p H为8时,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去除率为99.52%;当溶液的pH值超过8时,吸附剂对磷酸根的去除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因此将溶液的p H调为弱碱性有利于吸附剂对磷回收。同时向溶液中投加不同浓度的干扰物,分析溶液中干扰物对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磷酸根的影响。由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中含有不同浓度的COD和NH4+时,对吸附剂回收溶液中磷的影响很小。最后,本文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详细地描述了不同温度下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对溶液中磷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的高低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影响不大。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可知,改性炭化玉米秸秆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磷的过程更接近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综上所述,磷资源短缺和污水污泥中含有大量磷的问题应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污水污泥中回收磷的技术,随着人们研究而不断被完善。本文使用玉米秸秆制备吸附剂不仅实现废物利用,而且能有效地回收磷。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为污水污泥中回收磷的相关技术提供了参考,对解决磷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与中国东部陆相盆地相比,准噶尔盆地具有独特的石油地质特征。其盆地演化与烃源岩时空展布特点、构造发育特征及异常高压与油气运聚模式决定了该盆地大油气田的油藏类型主要
随着保理业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有关保理融资的纠纷也日渐增多。传统理论将保理合同笼统地解释为债权质押、让与担保或债权转让,但对于有追索权保理中追索权的法律性质始终没
十六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是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一场反封建革命。它不仅在政治上破除了罗马教皇、皇帝及其仆从的绝对权威,孕育了“资产阶级化”的新教,而且在许
一、基本情况嵩县辖16个乡镇,310个村,11个社区,3 736个村民组,134 743户,农业人口522 089人,耕地3.133万hm2,人均耕地600.3m^2。1998年2轮土地延包签订承包合同127 328份,颁
隔离变压器主要是用于电气回路隔离,实现电气系统一次侧和二次侧的有效隔离,并且隔离变压器在电网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电力系统的高频杂波,提高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因此应合理
新闻最重要最首要的要素就是真实性,媒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在传播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流思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体传播的环境呈现开放化和自由化的特点,以多元化
为适应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现实需要,优化电子商务税收征管运行机制迫在眉睫,但现有研究深度不足。在此,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最优税制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整合,通过开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