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及规避机制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效率关系到国民经济进步与发展,作为效率的反面,商业银行效率损失不利于经济的稳健增长。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客观存在,但相关研究不多。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及规避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商业银行效率损失是实际效率与理想效率水平的相对差异,具体表现为非期望产出与期望产出下效率水平的相对差异,间接源于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商业银行效率损失规避机制则客观存在于零散的减少效率损失对策。结合测度实际,本文简述数据包络分析(DEA)的基本原理,列举CCR、BCC等DEA典型模型。一方面,梳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现状,阐述其表现、影响因素及评价。另一方面,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规避机制现状,包括其产生原因、内容及形式。已有文献多通过测度商业银行效率分析效率损失,银行效率测度是定量的,但对于效率损失大多是定性描述。考察不良贷款等非期望产出下商业银行效率损失较多,综合考察不良贷款及成本收入比等非期望产出下效率损失文献则十分缺乏。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是通过测度、比较2000-2017年间是否考虑不良贷款及成本收入比非期望产出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而进行。本文选取SBM-Undesirable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分别考察只考虑不良贷款非期望产出,以及考虑不良贷款及成本收入比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形下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此外进一步考察不同股权结构的商业银行静态效率损失,得出结论:第一,比较两种情形下静态效率损失演变趋势,只考虑不良贷款非期望产出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较高,现有的效率损失规避机制,比如风险防控机制,未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而考虑两种非期望产出下效率损失总体水平较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够缓冲不良贷款对效率的负面影响;第二,比较两种情形下动态效率损失演变趋势,ML生产率指数损失主要归因于技术进步效率损失,印证现有金融创新机制等效率损失规避机制的不健全;第三,比较两种情形下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效率损失变化趋势,非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损失整体都高于国有银行。但2009-2017年间,其差距缩小,趋于一致。这证实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商业银行,其合理控制成本、积极处置不良贷款等规避效率损失的措施,可有效减少效率损失,缩小其差距。结合本文实证分析,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建立与优化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损失规避机制,包括:第一,健全以安全性为核心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完善风险政策传导机制,健全金融风险管理机制;第二,建立以盈利性为目标的成本管控机制。一方面,转变传统成本缩减理念,实现银行资源优化配置,另一方面,采用成本精细化管理方法,适应银行新型战略调整;第三,优化以市场导向为先驱的内外部金融创新机制。
其他文献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发展,虽然相得益彰,却无法弥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缺陷
为了满足茶叶中手性农药茚虫威对映异构体残留检测的需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分析茶叶中手性农药茚虫威对映异构体的残留。采用乙腈提取,F
当今电子产品应用领域对电子产品各方面的性能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电路中的各种特性、各项性能指标进行严格的接近产品应用环境的分析
本文在分析旅游演艺产品的界定、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对发展平乐县旅游业的意义的基础上,从优势、劣势以及机会三个方面对开发平乐县旅游演艺产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其开发对策。
水泥泵车管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它在承受混凝土输送压力的情况下,还要经受石子、砂粒的剧烈磨损及水泥浆的腐蚀。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失效形式主要有磨穿和爆管,其中以爆管危害最
文中介绍了卫星导航的发展简史,阐述了卫星导航在民事和军事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卫星导航的技术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市场竞争和风险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尤其是起步于较晚的旅游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旅游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类别的基础上,
概要介绍了我国"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定位原理,分析了"北斗一代"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对"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阐明了我
本文通过对某电厂汽机分场运行中汽轮机凝汽器真空下降时的有关设备的外观表现,找出真空下降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组安全、经济的运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设计师对办公空间的关注日益增加。如何创造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办公空间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结合当前流行的办公空间的实例,对办公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