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此次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昭示着世人对城市文明、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其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一直处于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下不断新陈代谢之中,并越来越面临来自社区人居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社区服务与治理方面的制约,需要不断加以重塑,提升其形态与功能,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从国际国内城市社区重塑相关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来看,城市社区重塑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对物质层面的改造,而且更注重于对社区内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改良;在一定条件下,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多维度一体化的城市社区重塑将成为必然的要求和趋势。长宁区作为上海的一个相对成熟的建成区,在推动社区重塑上做了些尝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本文选取了其在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社区功能上的实践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介绍了其进行“穿衣、戴帽、换胆、改水、整区”等十字方针的旧小区综合整治经验,在提升社区功能上,介绍其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立足于不断完善社区保障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相融共生等方面所进行探索。并列举了其在虹梅花苑旧居住小区综合改造、苏州河沿岸生态景观改建及新华社区葫芦缘议家社等三个典型案例。表明城市社区重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内容涉及社区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且彼此紧密联系,必须予以综合统筹,以实现城市社区长远的、持续性的改善和提高。此外,本文还对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讨论国际城市社区重塑方面的相关实践经验,研究其在社区重塑的目标设定、路径选择、行动纲领及管制模式等方面对我们开展城市社区重塑方面的启示意义。最后,文章基于对长宁区社区重塑案例和国际经验的研究,对我国大城市中城区形态基本定型、群众生活比较富足、社会发展也较为成熟的社区重塑策略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是:城市社区重塑目标确立;建立科学决策系统,制定系统的的规划和行动纲领;明确包括重塑社区人居环境、社区治理结构、人际关系、人文环境等在内的社区重塑主要路径;城市社区重塑的社会参与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