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g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蚂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也是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大部分蚂蚁为杂食性,在觅食过程中既取食液体食物如花蜜、树木汁液以及同翅目昆虫的蜜露,又可采食固体食物如植物的种子、其他昆虫及小动物尸体。但由于蚂蚁口前腔特有的袋装结构—颊下囊(Infrabuccal pocket)可对固体食物和其它颗粒进行过滤,形成颗粒状小球稍后被从口前腔排出,因此只有液体食物才能进入觅食工蚁的食道并被暂时贮存于嗉囊中,然后通过反哺(交哺)方式将嗉囊中的食物分享给蚁巢内的其他工蚁、幼虫和蚁后,这种过滤机制保证了蚂蚁整个消化道的畅通。此外,前人的一些研究表明,颊下囊中存在一些微生物类群,但是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分布规律和功能还缺乏深入广泛的研究。  为了揭示蚂蚁颊下囊中微生物的组成,探讨其可能在蚂蚁食物利用、免疫保护等方面发挥的潜在作用,本文比较分析了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中微生物(包括放线菌、细菌、真菌)的组成及多样性水平,并初步测定了其内放线菌的抑菌活性。主要结果如下:  1. 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日本弓背蚁单个个体颊下囊中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研究。结果表明:(1)从颊下囊中分离到10株放线菌,其中5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平均分离频率达到73%~96.7%;分离到7株细菌,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N-B1和N-B4分离频率均达70%以上;分离到3株真菌,其中菌株P-F1(拟威克酵母菌属Wickerhamiella)为优势类群,分离频率达96.7%;(2)与体表及消化道相比,颊下囊中分离到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尤其是放线菌类群最为明显。  2. 基于 HiSeq 高通量测序的颊下囊中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颊下囊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嗉囊和中肠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2)颊下囊中的优势属包括嗜果糖乳酸菌属 Fructobacillus、杆菌属 Bacterium、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tomonas;(3)颊下囊和嗉囊中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明显高于中肠,中肠细菌组成相对较为简单。  3. 基于 HiSeq 高通量测序的颊下囊中真菌组成及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颊下囊的优势属是交链孢属 Alternaria和枝孢属 Cladosporium ,而中肠样品中赤霉菌属Gibberella 为优势属。除中肠外,其他所有样品与以上颊下囊样品中真菌种类分布规律相似;(2)在颊下囊、嗉囊和中肠中均检测到拟威克酵母菌属;(3)颊下囊中真菌的丰度和多样性水平均低于嗉囊和中肠。  4. 对从日本弓背蚁颊下囊中分离到的放线菌进行抑菌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1)10株放线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4株(G-A3链霉菌属、G-A5链霉菌属、G-A6束村氏菌属Tsukamurella、G-A7束村氏菌属)对全部的8种病原真菌表现出抑制活性;(2)10株放线菌菌株中有6株(G-A1链霉菌属、G-A2链霉菌属、G-A3、G-A5、G-A6、G-A7)对某种或某些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在4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
其他文献
教育部于2007年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课题。高校实验班建设是贯彻本科人才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尝试。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等教育相关部分)》中第三部分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实验班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持和改善,促使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谋求城市与环境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通过渗透生命化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生命化教育;培养;环保;尊重;拓展  早在1906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已经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我们也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并严肃认真地在各门学科中实践着这一理论。化学学科同样肩负着完成新课程赋予教育的培养“人”的使命。这
摘要在现今的高中物理教学当中,有效的开展兴趣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当中的乐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对现今高中物理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善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力求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学的更加扎实的同时教师也更加轻松,并且加以实际的例子进行多方面的分析,为高中物理教学作出贡献。
一、对新课程的体会  从教材宏观的体系结构看:苏教版《化学必修l》包含四个专题内容的选择不是单纯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手,其顺寄的编排,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特点。通过专题一学习研究化学的方法思路,而专题二、三、四则是关注身边的化学:与海水、矿物、空气有关的物质的宏观性质,来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另外,从教材的微观结构看,《化学1》借
期刊
与其他景源相比,风景名胜区植物资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可塑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是提升风景名胜区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展开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
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1.坚定信念,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妆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
期刊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
期刊
以大气CO2浓度增加和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和健康,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最为关注的全球性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