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醚类调节剂在SIS合成中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is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以异戊二烯及苯乙烯为单体,在非极性溶剂环己烷中,选用合适的结构调节剂,通过阴离子聚合工艺,合成了异戊二烯橡胶(IR)及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的嵌段橡胶共聚物(SIS)。通过筛选调节剂的种类和调节剂的加入量,结合嵌段共聚物SIS的整体微观化学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等条件,分析其热性能、加工性能及物理和机械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调节剂的使用对SIS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了1,2-二甲氧基丙烷(DMP)、双[2-(N,N-二甲基氨基)乙基]醚(BDMAEE)及2,2-二(2-四氢呋喃基)丙烷(DOP)作为结构调节剂在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合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R值(调节剂与引发剂的摩尔比)的增加,三种调节剂均有利于制备苯乙烯-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可获得高含量的1,2-乙烯基和3,4-乙烯基加成物、窄分子量分布的异戊二烯嵌段。其中DOP是高效的结构调节剂,R值在0.4~1.5范围内时,异戊二烯中3,4-乙烯基含量在25.32%~64.94%之间,总乙烯基含量从25.32%上升到74.92%,且分子量分布平均在1.04左右。对聚合物的性能测试发现,分子构型是决定SIS共聚物热性能、物理力学及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样品中苯乙烯含量和分子量稳定的情况下,选用DMP及DOP为调节剂,聚合物SIS的熔融指数、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及永久变形随着3,4-结构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扯断伸长率呈降低趋势,3,4-结构含量的变化对聚异戊二烯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另外聚合物的分子量包括苯乙烯自聚物(PS)分子量也是对性能的重要影响参数。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西部大开发是必须坚持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基础交通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向中西部推进。然而,中西部地区存在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经地下水溶蚀,将形成的地下河、暗河与溶洞等。在上述岩溶区进行路基工程建设时,潜在的下伏溶洞将是路基承载力设计中难以忽视的因素。因此,本文结合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岩溶区地层上桩基在复杂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机理及相关地基加固方法研究”,对路基下伏岩溶顶板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视频图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去隔行技术作为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不可或缺的功能,人们对更好更快算法的算法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本文通过比对各类去隔行算法,融合各家的优势,提出了新的去隔行算法,并通过FPGA进行了实现。该算法基于传统的运动自适应算法,将待插点分为静止点与运动点,从而采取不同的去隔行方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设计了一套处理方案,得以将帧信号中的奇偶场分离,并将RGB信
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高性能的材料是人类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半导体材料及其相关器件的发现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而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人类能够探索原子、分子等纳米尺度的新奇物性,并制造广泛使用的多功能纳米电子器件和电路,从而彻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维(2D)材料就是一类独特的纳米材料,其纵向尺寸一般小于100纳米,横向尺寸可以达数米。2D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在电
太阳辐射对建筑室内辐射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于建筑室内人员的太阳辐射造成人体辐射得热变化以及辐射不对称,对人体整体与局部热舒适造成影响。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大多通过数值推导的方式计算太阳辐射下建筑室内人体得热,缺少实验验证,且计算复杂,不适用于工程应用。此外,较少研究关注太阳辐射作用下室内不对称辐射环境对人体局部热舒适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比了实测建筑室内太阳辐射强度与Daylight Coeffici
虽然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其在容量、使用寿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改进和开发新一代电化学储能装置是当前能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碳基材料因化学稳定性高、电子导电率优异和机械强度好等特点而被应用于电化学储能领域。但对于不同的电化学储能系统,需要根据其储能原理及特点,开发与其相匹配的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论文以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可充锌-空气电池正极材料
抗生素污染对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抗生素具有高效、稳定、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g-C3N4作为一种新型无金属可见光驱动光催化剂,因其良好的电子能带结构和稳定的理化性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原始g-C3N4由于光生载流子的快速重组、光吸收能力不强和相对较低的电导率,表现出较低的光催化活性。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异质结构
花瑶挑花非遗文化凝结了花瑶人民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使显性物质载体和隐性文化内涵共同体现于挑花这项传统手工技艺之中。因此,花瑶文化符号的基因提炼可以从“具象”和“抽象”两个维度进行,从花瑶传统服饰的原型形制、图案单元和色彩构成中提取物质载体的显性特征;从民俗内核、非遗价值等隐性层面探求地域性、民族性、艺术性特征中所包含的文化语境与人文精神。本研究旨在借助设计力量,构建数字化、当代化、产业化的设计路径
蒙脱石通过吸附和阳离子交换反应实现对重金属的截留,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固定重金属的材料。然而,由于其亲水性,原始的蒙脱石没有被广泛使用,其改性形式也大多数集中在水处理当中。因此,本研究制备一种镁改性蒙脱石,并将其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此外,为了更好研究镁改性蒙脱石的添加对整个土壤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实验设计过程中添加了生物炭,并以不同比例(1/0、3/7、4/6、0/1)施用改性蒙脱石及其联合
后摩尔时代的今天,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电子电路元器件尺寸缩小带来的功耗、发热等瓶颈问题严重限制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寻找可以替代硅的新一代低维半导体材料体系有望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二维层状的半导体材料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其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原子级别的超薄厚度、连续可调的禁带宽度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等新
大量具有间歇性与分布性的新能源并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暖通空调(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HVAC)、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以及储能等具有高灵活性和强可控性,具备巨大的调峰调频潜力。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带来的电力系统功率、频率不平衡问题,本文以HVAC和储能作为研究对象,从频率响应与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