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社会,处在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需要随时随地沟通信息,我国近6.5亿的手机用户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是我国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源动力!同样,忙碌的现代人在个人理财方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银行营业厅排队办理相关业务,更需要“足不出户,自主理财”的现代金融服务,这为手机银行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前提。据权威研究机构的调查及预测表明:未来几年银行传统分支机构数量将大幅减少,自动柜员机(ATM)数量将低幅增长,电话银行服务也将放缓增长速度,最具生命力及前途的两种新兴服务方式将是网上银行与手机银行。手机银行是继网上银行出现之后,因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而新出现的一种银行服务渠道,是网络银行服务的延伸。在具有网络银行全网互联和高速数据交换等优势的基础上,手机银行更加突出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的独特性,使它成为银行业一种更加便利、更具竞争性的服务方式。当下“手机银行”己经在美国、日本、欧洲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成为比较流行的个人支付结算工具。与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相比,我国手机银行起步晚,自2000年起,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才陆续推出手机银行业务,但直到2004年才开始大规模推广,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到2008年末已发展手机银行客户近1400万户,相对我国手机用户群来说还很少。中国工商银行审时度势,于2008年7月正式投产推出工商银行新一代手机银行,为其抢占中国手机银行支付结算市场,努力发展成为市场领导者奠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手机银行市场的调查与分析,揭示手机银行市场发展的背景、特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适合中国手机银行市场的商业运营模式,最后立足于中国工商银行的手机银行业务发展思路,针对中国工商银行开办手机银行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和发展难题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工商银行在手机银行风险管理和发展策略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