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毛壳菌ND35菌肥肥效试验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肥的长期使用导致耕地肥力下降,环境污染,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株是分离自健康毛白杨体内的一株优势内生真菌,其培养性状优良,生防潜力良好,既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又能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因此可以将其制备成微生物肥料,加以推广利用。本文对毛壳菌生物菌肥的固体发酵技术进行了优化、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不同作物的肥效试验、并研究了毛壳菌生物菌肥对大田黄瓜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还研究了球毛壳菌ND35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对杨树腐烂病菌抑菌机理,试验结果如下:在前期ND35菌肥培养方法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完善,选择最优的培养方案制备毛壳菌生物菌肥。研究发现菌肥营养液中PDB的含量以及菌肥培养过程中的透气性对菌肥的产孢量的影响较大。营养液中PDB与水的配比设置了3:2、4:1、2:3、1:4、1:1五个梯度,透气性设置了袋口系绳和棉塞加套环两个处理。结果表明:袋口系绳按1:4的营养配比制作的菌肥,产孢量达3.8亿/g。将新制备的毛壳菌生物菌肥施用在大田作物甘薯、马铃薯、玉米、黄瓜上研究其促生作用,测定各作物的生长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甘薯上,ND35菌肥处理的最长蔓长比对照增长了6.19%、茎粗比对照提高了9.24%、单株产量较对照增产16.12%;马铃薯上,ND35菌肥处理较对照组增产25.49%;玉米上,ND35菌肥处理的小区产量显著提高,较对照提高了34.23%;黄瓜上,育苗时施用菌肥比移栽时施用增产效果明显,育苗移栽均施用菌肥应注意用量不可过多。以黄瓜为例,施用菌肥后测定黄瓜各生育期根际土壤中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施用菌肥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在结实期达到最高值,于拉秧期降低。施用菌肥后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显著升高,各处理细菌数量于苗期、开花期达到最高值,放线菌数量于开花期、结实期达到最高值;而真菌数量只在开花期出现迅速升高,之后又迅速下降,各菌肥处理的真菌数量低于对照组。球毛壳菌ND35菌株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发生,以杨树腐烂病菌为例,研究ND35菌株的次生代谢物对病原菌生理指标及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粗提物处理后,病原菌菌丝体丙二醛含量较对照显著升高,且始终高于对照组;病原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自处理开始即迅速下降,并始终低于对照组,48 h时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仅为对照组的59.1%,差异显著;粗提物处理组电导率值迅速升高,后期趋于平稳,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时两组电导率差值最大,处理组高出对照组49.1%;糖酵解途径中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三羧酸循环途径中的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及能量代谢中的总ATP酶六种酶活性经粗提物处理后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活性,说明病原菌的代谢途径遭到破坏,菌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其他文献
古村落是人类社会悠久历史的文化结晶,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出来.以广东古村落为例,对历史文化遗存所形成的古村落文化总体特征进行分
人类社会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到21世纪初期,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文化创意产业在这样的时代下,实现了快速的兴起与发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色彩,而色彩也可以作为语言反映到人的神经系统内,进而实现对人的思维和情感造成刺激和影响.而色彩置于室内空间设计时,会因为室内空间色彩的设计不同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轨道交通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交通文化.地域文化特征在彰显城市特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备受关注.文章
以抗体为核心建立的血清学方法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灵敏以及高通量等优点,但国内制备的植物病毒抗体并不多,大多数重要植物病毒的检测得依赖进口的抗体或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机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更多先进设计理念融入机械制造行业中,使机械制造质量与效率大幅度提升.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对机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
王潮歌导演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以平遥古城为创作背景,以赵易硕仗义救人为故事主线.其中,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创新型的表演风格和观影方式,更是伟大的传统文化.本文以
玉米纹枯病是由担子菌类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iihn)引起的对玉米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的病害,而且立枯丝核菌R. solani同时是水稻纹枯病和马铃薯立枯丝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