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azho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对靶控输注异丙酚血药浓度和TCI系统性能的影响及异丙酚TCI期间血药浓度与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与意识消失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79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稀释组(n=18)与对照组(n=61)。两组病人TCI期间均按10m1·kg-1输入乳酸林格氏液补充生理需要量。稀释组于TCI开始时40 min内用乳酸林格氏液10ml/kg和6%羟乙基淀粉20ml/kg实施血液稀释。选用Stelpump软件内嵌Tackley药代动力学参数,以恒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μg/ml)变速输注60min行TCI,对照组以相同方式行TCI,但不实施血液稀释。连续监测MAP和HR,记录意识消失时间。间断采集动脉血90min,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异丙酚血药浓度。结果 血液稀释后血红蛋白(Hb)和血球压积(Hct)较基础值分别下降30.8%和31.3%。TCI后稀释组各时点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降幅为38.5%;系统偏离度和精确度分别为-27.18%和27.18%。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2.01±0.53)min;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min,随着输注时间延长,浓度逐渐下降接近靶浓度;血药浓度>4.59μg/ml时,MAP由基础值的(93.0±10.2)mmHg降至(72.5±11.7)mmHg,下降幅度为22.1%。血药浓度<4.45μg/ml时,MAP逐渐恢复到(80.2±11.2)mmHg,但仍较基础值低14%:血药浓度>3.73μg/ml时,HR由基础值的(89.2±13.6)次/分降至(75.4±12.1)次/分,下降幅度15.5%。而血药浓度<3.73μg/ml时,HR逐渐恢复至(77.9±13.8)次/分,较基础值低13.5%。结论 两组新班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应用内嵌Tackley参数的TCI系统,其性能均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急性超容血液稀释导致异丙酚TCI血药浓度明显下降,TCI系统设定靶血浆药物浓度3抖g/ml,先低估后高估了实测血药浓度,原因是血液稀释导致中央室容积增大,隔室间转运速率加快而致。靶浓度3仁g/ml能提供满意的镇静及气管插管条件;异丙酚TCI的血药浓度和血液动力学变化之间相关性并不密切;关键词异丙酚;靶控输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系统性能;血液动 力学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明确两种手术方式中脂质过氧化程度、
融合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类别关系判断和数量 (坐标 )关系判断 ,通过 4个实验探讨了影响视觉空间关系判断的线索性方面的因素。结果表明 :视觉空间关系判断受角度影响不明显
目的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h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
三维地质建模是三维GIS在地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三维地层模型对实际的地质分析极为有用.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工程钻孔数据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方法.该方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花费较高的医疗领域,为节约心血管手术病人的住院成本和节省医疗资源,需要变革围术期管理策略。快通道心脏麻醉采取相应的麻醉技术和方法在保证病人安全
目的: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间组织修复的反应过程,其最终结局是损伤的骨组织恢复正常的结构及生物力学功能。骨折愈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创伤修复过程,许多因素可以影响骨折的
研究背景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骨外科关节损伤领域的一大难题。曾经有学者用骨膜、软骨,或直接细胞移植修复,因其无法进行分裂、增生、合成基质及形成软骨,故常导致失
课题背景 胸腹部大手术后常伴随剧烈疼痛,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输注是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但局麻药的副作用如运动神经阻滞、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阿片类药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内窥镜鼻窦手术及控制性降压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病人的苏醒速度。方法:44例(男30例,女14例)择期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二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造成的较长节段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题。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缺损的最基本、最理想的方法,但对长距离缺损或神经丛的损伤,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