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德育是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总称。思想教育是指思想意识教育,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政治教育是指学校对中学生进行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教育。品德教育是指道德行为、道德作风方面的教育。中学德育的基本特征:一是注重说理;二是注重实践,重在提高理性认识。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中学美育的基本特征是: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中学德育与美育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表现在:德育与美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德育对美育具有导向作用;美育对德育具有促进作用。中学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基础包括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两方面。(一)理论基础:1、中外关于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思想。不管是西方的柏拉图,还是中国古代的孔子、荀子或近代的蔡元培,他们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对美育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政治、道德、伦理教育,将美育有机地融合在德育(礼)之中,从而有效地促进人的美好的人性、高尚的道德品质、伟大的人格的形成。2、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1)人的素质结构:人的素质分为自然生理因素;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其各个组成因素具有相互促进和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2)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二)现实基础:1、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2、中学德育改革的现实需要。3、解决中学生现实道德问题的需要。中学生道德的现实状况: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堪忧,其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念上,趋于迷惘化和淡漠化;价值取向上,趋于自我化和功利化;行为方式上,趋于不文明化和失当化;生活态度上,趋于享乐化和高消费化;纪律和法制观念上,趋于淡化。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社会转型期的道德规范失控。二是中学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①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②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上的片面性;③德育方式缺乏生动有效性。三是中学美育的滞后。表现在:未能深刻认识美育的重要性;不了解美育的根本目的;不明确学校美育的实施形式。本文结合中学德育、美育的现状及教学实践尝试从如下几方面提出实现中学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对策:一确立新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道德思维与审美体验相结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