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信号通路在狼疮性肾炎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拟以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模型MRL/faslpr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小鼠肾脏病理改变及p85, p110, p-Akt, p65和FoxO1等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狼疮性肾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 HE染色和PAS染色检测MRL/faslpr小鼠肾脏病理改变雌性MRL/MPJ小鼠和MRL/faslpr小鼠各10只分别设为对照组(Control组)和狼疮性肾炎组(LN组),于40周处死小鼠。处死前禁食6-8 h,麻醉并称重;开腹取双侧肾脏称重,取部分肾皮质固定于中性福尔马林,肾组织经固定、脱水后,石蜡包埋,2-4μm切片,HE染色和PAS染色检测小鼠肾组织形态改变。2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水平部分肾组织置于液氮保存,冰冻切片机切5μrm切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P13K的p85亚基,p110亚基及Akt的活化形式p-Akt的表达水平。3免疫组织组化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下游因子NF-κB和FoxO1的活化水平部分肾组织经固定、脱水后,石蜡包埋,4μm切片,免疫组织组化技术检测小鼠肾组织NF-κB的p65亚基核转位水平及FoxO1的细胞浆表达水平。结果:140周龄的MRL/faslpr小鼠出现明显肾脏损伤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组小鼠肾小球细胞尤其是系膜区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部分小鼠肾小球固有细胞出现核碎裂,细胞坏死,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区细胞外基质沉积、肾小球硬化;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明显,间质炎细胞浸润,出现间质纤维组织增生。PAS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组小鼠肾小球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区明显增宽。2 p85,p110和p-Akt蛋白在LN组小鼠肾小球表达明显升高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小鼠肾小球中,p85,p110和p-Akt蛋白均出现少量的基础表达,而在LN组小鼠肾小球中p85,p110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三者均定位于肾小球细胞核及细胞浆,肾小管未见明显表达。3 NF-κB p65蛋白在LN组小鼠肾小球细胞的细胞核表达水平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小鼠肾组织中,p65蛋白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的胞浆内,肾小球固有细胞的细胞浆可见微量表达,而在LN组小鼠肾组织中p65蛋白表达增强,且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固有细胞的细胞核内,尤其在系膜区明显。4 FoxO1蛋白在LN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的表达明显增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小鼠肾组织中,FoxO1蛋白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均有表达,而在LN组小鼠肾组织中,FoxO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核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浆表达水平上升。结论:1 MRL/faslpr小鼠在40周龄即出现肾小球细胞数目增多,细胞核碎裂,细胞坏死,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萎缩,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与狼疮性肾炎时的肾脏病理改变极为相似,是较为理想的狼疮性肾炎的动物模型。2狼疮性肾炎模型小鼠肾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被激活,Akt下游因子NF-κB和FoxO1活化水平也明显升高,提示PI3K/Akt/NF-κB和/或FoxO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狼疮性肾炎的发病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调查淄博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四年间医院发生感染的数据,对引起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部位、科室分布、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医院感染的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为预防和控制现阶段医院感染提供预防依据及治疗建议。方法1.选取从2010年1月20日到2013年12月20日的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连续四年每年调查人数均为调查当日的所有住院人数。2.
  本文探讨ILK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是否正常,研究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宫颈炎、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