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同,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但是由于知识产权具有流动性差、商业化困难的特点,抑制了对这座“金矿”的挖掘。20世纪末期开始,金融体制不断创新和资本市场的空前繁荣,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全新的融资工具诞生了。资产证券化凭借其表外融资、结构融资及信用融资的优势,得到各国资本市场的广泛追捧。随着资产证券化的纵深发展,知识产权作为资产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一种融合知识产权与金融创成果的新型融资工具也就产生了。知识产权证券化不但可以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还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渠道,另外,知识产权证券化还可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证券化涉及会计、金融、法律多重领域,是一项兼风险与机遇于一体的复杂金融工程。目前国内理论界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对基本原理的介绍,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知识产权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本质上属于资产证券化的对象,适用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基础资产,在证券化的过程必然有其特殊性的一面,本文拟通过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特殊性进行解构,进而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文章结构方面,全文除前言外共分为5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包括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念、起源与发展近况、操作流程、优势及风险;第二部分主要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主体,在众多参与主体中,SPV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主要研究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客体包括可证券化的知识产权的标准、证券化知识产权资产的法律本质分析、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债权的转让限制、知识产权证券化资产池构造与反托拉斯法;第四部分对知识产权证券化资产转让的效果即破产隔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我国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战略意义,同时对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相关立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