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对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fev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有关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为雷火灸治疗KOA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制定相应文献检索策略,利用计算机软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WF)、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CSTJ)、美国医学在线数据库(Pub 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六大数据库中有关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31日。应用End Note X7软件排除重复文献后,依据本次研究设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通过阅读摘要或浏览全文筛选出合格文献。建立Microsoft Excel 2007表格对纳入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录入。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表以及Jadad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利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及TSA v0.9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对合适的结局指标行试验序贯分析。运用GRADE profiler 3.6.1软件,对所有结局指标进行GRADE证据质量分级。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治愈率、VAS评分、WOMAC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评分、HSS评分、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所得出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表示。结果:共纳入17项RCT研究,发表时间为2009年至2020年。合计受试者1601例,其中雷火灸组受试者807例,非雷火灸组受试者794例。分析结果表明,雷火灸组干预KOA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上较之非雷火灸组更有优势[RR=1.19,95%CI(1.14,1.25),Z=7.17,P<0.000,01];雷火灸组干预KOA的临床治愈率高于非雷火灸组[RR=2.02,95%CI(1.51,2.69),Z=4.77,P<0.000,01];雷火灸组能降低VAS评分,效果较之非雷火灸组更显著[SMD=-1.52,95%CI(-2.08,-0.96),Z=5.34,P<0.000,01];雷火灸组能降低WOAMC评分,疗效与非雷火灸组相当[MD=-5.04,95%CI(-10.51,0.42),Z=1.81,P=0.07];雷火灸组能降低Lequesne指数评分,效率较之非雷火灸组更高[MD=-3.81,95%CI(-5.59,-2.04),Z=4.21,P<0.000,1];雷火灸组对比非雷火灸组更能降低KOA患者血液中CRP水平[MD=-2.02,95%CI(-2.95,-1.09),Z=4.25,P<0.000,1];雷火灸组能降低KOA患者红细胞沉降速度,与非雷火灸组对比效果相当[MD=-1.29,95%CI(-3.62,1.04),Z=1.08,P=0.28];雷火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之非雷火灸组更低[RR=0.22,95%CI(0.06,0.82),Z=2.26,P=0.02]。试验序贯分析提示总体有效率、VAS评分累计的Z值均穿过传统界值及TSA界值,分析结果可靠。结论:基于本次分析结果,雷火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有效调控炎性标志物的释放水平,对受累关节有积极效应。鉴于本篇分析纳入文献总体质量偏低,今后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对本研究结果加以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养老机构中患慢性失眠的老年人的应用效果,通过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的运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问题、调查问卷等过程,明确研究目的和构建干预方案,本研究的干预方案是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和放松疗法,本研究对团体认知行为疗法中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同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偏头痛及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偏头痛对照,分别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一周时、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期以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组(观察组)、单纯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口服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
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出更为优化及有效的治疗方案,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常规复位治疗。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观察指标;参照《中医病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分析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机理,经过统计学数据对比分析,证实复元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有效性,为广大医患带来福音。方法:选取自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瑞康医院骨科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游离型,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者60名。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组,试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对比穴位埋线与传统针刺及西药治疗改善胃溃疡腹痛、反酸等临床症状的疗效,为临床上穴位埋线改善胃溃疡症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治疗前均经西医明确诊断的90例胃溃疡患者,且排除如穿孔、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穴位埋线组)、对照组(普通针刺组)、西药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取穴足三里、内关、中脘,并根据证型加减配穴治疗,西药组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主证积分、次证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证候积分、临床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观察,探讨“胃病从气论治”的治疗效果,从而为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本病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符合诊断的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加味柴芍六君子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评价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收集治疗后所有入组病例实体瘤变化、甲胎蛋白、肝功能分级、中医证候变化、Karnofsky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EORTC QLQ-C30
目的:通过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联合等速肌力测试仪训练股四头肌治疗髌股关节炎与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股四头肌锻炼相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寻找一种临床可行性高,疗效更为显著治疗本病的方案,以解决本病在临床治疗中能更好的缓解病情并提高临床治愈率的问题。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Ⅰ-Ⅲ级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患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一次共注射4次,配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目的:观察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探讨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中医辨证为实秘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大肠经独穴久推法治疗,但两组推的方向不同,观察组采用向心推法,对照组采用离心推法,操作频率均为200次/分,每次操作时间10-15分钟,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
目的:探索Fibrotouch与慢乙肝中医证型的关系,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理论参考;APRI、FIB-4、GP模型是用于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评估的数学模型,同时探索Fibrotouch联合血清模型APRI/FIB-4/GP是否提高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率,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收集了521例从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就诊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病科门诊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