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驱动MPLS在IP QoS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入,Internet的规模不断增大,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争相涌现,尤其是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层出不穷。实时业务的出现,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互联网基础的TCP/IPv4网络协议,在过去的应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服务质量因素,在新的应用中日益体现出其不足之处。 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解决IP QoS的方案,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是IntServ,DiffServ和MPLS三种。这三种方案都有其独到之处,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本文在对这三种体系机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三者设计思想上的优越之处,提出了一个用多驱动的MPLS架构替代原有的网络路由机制,来解决IP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 本文的第一章中分析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和传统IP网络运行架构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出QoS的概念。 第二章中简单介绍了IntServ和DiffServ两种比较成熟的IP QoS服务模型,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横向比较。 第三章中先介绍了MPLS协议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分析了它在实现QoS上的优势,描述了MPLS QoS在IP网络中应用的美好前景。最后指出MPLS在QoS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MPLS必须同IP QoS服务模型相结合。 第四章中介绍了一些相关的QoS理论:流量工程和QoS路由。 第五章中以MPLS为框架,以IntServ和DiffServ的模型中比较先进的思想为辅助,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式的IP QoS服务模型,并着重分析了模型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之后把这一QoS服务模型展开,分别阐述了MPLS如何同DiffServ的集成,MPLS如何同QoS约束路由的集成以及MPLS同轻量级RSVP的接口等。 最后一章中总结全文,指出系统中还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主动数据库系统在复合事件探测方法、嵌套事务并行处理、规则的描述语言以及组件之间的相互协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基于全局事件历史的参数环境和HiPAC系统数据模
本论文是关于金融管理学院(IFM)的基于N-Tier体系技术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ILMIS)的设计与执行.该系统(ILMIS)分布于各个学院系所内,通过局域网对学院内的客户提供更好的快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卫星电视节目的丰富,卫星电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及时掌握中国卫星电视的播出情况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该文介绍了一个卫星电视信号综合监测系
IPv6最明显的优势是拥有巨大的地址容量,能够满足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需求,是集移动性、安全性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最佳技术选择.移动IPv6技术的引入更为IPv6带来了许多新的特性
下一代网络是一个能够提供包括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等多种业务在内的综合开放网络.与传统网络相比,它具有分层的网络体系、开放和分布的业务提供模式、统一的承载传输平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电信拆分,电信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竞争特别激烈的行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决策数据匮乏增加了电信企业的决策难度,同时也延长了决策周期.为了缓解决策难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新的通讯方式也不断的涌现,传统的点对点Unicast协议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为此人们提出了组通信协议,如Multicast和Anycast等,降低服务器的负担,提高用户的
近年来,CAD软件结构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正在从以实体造型为中心的"几何CAD"发展到以特征造型和约束造型为中心的"应用CAD".作为CA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束造型技术近年来得
面对用户需求个性化、多样化以及快速多变的市场,企业应充分利用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用新的设计、制造模式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对地域上分布的设计资源的快速调集与利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