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增强是提高聚合物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论文选用纤维状材料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脲醛(UF)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改性脲醛(MUF)树脂胶黏剂、大豆蛋白胶黏剂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耐水胶接性能。通过对胶黏剂粘度、固体含量、功能基团、热稳定性、结晶结构、断面形态表征、并且对制备胶合板的胶合性能、甲醛释放量进行表征,解析海泡石对UF和MUF树脂胶合强度、甲醛释放量的影响,以及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对大豆蛋白胶黏剂胶合性能的影响,阐明纤维状材料改性UF、MUF树脂胶黏剂和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胶接、增强和增韧机理。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泡石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分散于UF树脂体系中,有利于固化胶层形成致密结构,阻止外界水分侵入,提高胶黏剂耐水性能,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达到1.1MPa,相较于仅有面粉作为填料的胶黏剂提高39%。2、海泡石独特的孔道结构,有利于UF树脂胶黏剂和MUF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甲醛释放。3、海泡石表面的硅羟基与MUF树脂分子链上活性基团形成的氢键作用,使得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 27.8%,达到1.15MPa。4、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以物理填充的形式存在于大豆蛋白胶黏剂基体中,这种物理填充作用均可以传递和分散应力,减少应力集中,从而降低外界力对胶层的破坏作用;同时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在胶黏剂中可减少固化后胶层因水分蒸发引起的孔洞数量,使得胶层更平整致密,提高了胶黏剂耐水性能。最终海泡石和纳米纤维素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分别达到0.79MPa和0.82MPa。5、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海泡石,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因此仅添加2%的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高达1.18MPa。6、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成功接枝的环氧基团与大豆蛋白分子链上活性官能团发生反应,在胶黏剂体系中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改性胶黏剂制备胶合板的干强度和湿强度分别增加到1.8MPa和1.08MPa。7、KH560和KH602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海泡石可以增韧、增强大豆蛋白胶黏剂。海泡石经过复合硅烷偶联剂改性后,海泡石和大豆蛋白胶黏剂分子链间通过柔性长链连接,从而使得大豆蛋白胶黏剂内部形成了具有长链结构的弹性网络,可以缓冲和有效传递外界力,提高胶接性能。因而加入1%处理过的海泡石制备胶黏剂,其胶黏剂固化后呈现出平整致密,同时具有韧性的结构特性,有效提高胶黏剂的耐水特性、热稳定性,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60%,达1.2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