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翻译被认为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忠实于原文与否也成为判断翻译好坏的重要标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重点从语言层面转移到文化层面,翻译研究产生了文化转向。一群代表性的学者出现了,如伊文·佐哈尔,吉迪恩·图里,西奥·赫曼斯,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姗·巴斯内特。他们超越语言翻译把翻译放到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语境和历史环境中去审视。安德烈·勒菲弗尔认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受语言层面以外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从1945年到2010年,《骆驼祥子》共出现了四个英语版本。第一个英语版本是1945年出版的伊万·金的Rickshaw Boy,此译本一经出版,便收到了很多的好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老舍也因此获得了“美国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的称号。但是,与原著相比,伊万·金译本做了很多的改动,如任意删除或添加情节。因此,本文将从改写理论的角度分析伊万·金《骆驼祥子》的译本,以分析伊万·金做出什么样的改写,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的改动,以及为什么伊万·金翻译的《骆驼祥子》可以取得很大的成功的原因。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将分别从改写理论的三个方面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进行讨论。此外,在意识形态方面,本文将补充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对其翻译策略的影响,以便更清楚地分析和解释伊万·金对文本的改写。研究发现,人力车夫主要五个方面进行了明显的改写:1)删除情节;2)着重描述性情节;3)把悲惨的结局变成大团圆结局;4)重写阮明的形象;5)添加两个新人物。经研究发现伊万·金改写的原因是其翻译受到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因此,为了符合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伊万·金做出了很多改写,不仅满足了目标读者的需求,而且传播了中国文化。据此,Rickshaw Boy取得的巨大的成功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本论文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骆驼祥子》伊万·金译本,还能启发我们在翻译及译文质量评估过程中,为了做出合适的翻译决定要充分考虑到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