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择了成都市主城区36所中学,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被调查学校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反映了36所中学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组成与结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1.受访教师对确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标》(以下简称《课标》)的认知还不全面和准确。其主要成因包括:(1)教师自身对《课标》学习不够。(2)教师接受《课标》培训活动较少,培训活动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联系不紧密,效果不明显等。2.体育教材版本单一,校本教材创编困难。被调查学校目前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人教2001课标版与人教2011课标版。被调查学校体育与健康校本教材创编困难,主要原因是由于经费缺乏保障、体育教师自身创编教材的能力有所欠缺、教学任务过重而没有时间创编教材。3.体育与健康知识课不受重视,未能与实践相结合,影响学生全面发展。4.体育教学内容重复较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查学校体育课各运动技能项目的教学内容多以教授单项技术动作为主,把技术细节从运动整体中割裂,形成碎片化的教学内容,并且重复开展学习,没能结合实践应用,缺乏系统性整合。5.过度重视体育中考项目相关教学内容的练习,尤其对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有超量,超课时计划教学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家长和学校过分追求体育中考各项达标和升学率。6.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简单化,由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教师担心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降低运动难度强度。7.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较单一,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8.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游戏类的教学内容比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上述问题:1.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完善培训机制,立异培训方法。2.充分开发体育教学内容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3进一步提高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课认识,提高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精选上课内容,保证教学课时。4.整合多种运动技术组织课堂教学,规避重复教学内容。5.创建崇尚体育、爱好运动的校园文化氛围。6.改善场地设施、器材设备,提高场地利用率。7.关注个体差异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内容。8.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负荷,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