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尴尬是指当个体出乎意料而被迫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时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慌乱、窘迫的自我意识情绪,从社会情绪视角来看尴尬是一种亲和性道德情绪,传递了一种非言语道歉和亲社会信号,对个体助人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为探讨在尴尬情境下,尴尬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共情反应与共情尴尬的作用,采用中文版尴尬易感性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自编的尴尬情境材料、共情反应量表、共情尴尬量表与助人行为量表对417名大学生被试进行测量,研究结果发现:(1)尴尬特质、共情水平与共情反应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除男性被试的共情反应明显高于女性被试外,女性被试的尴尬特质与共情水平均高于男性被试。(2)共情水平、共情反应、共情尴尬、助人行为(助人意愿与助人时间)在尴尬特质高低分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是尴尬高分组显著高于尴尬低分组;尴尬特质、共情尴尬、共情反应与助人行为在共情水平高低分组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均是共情高分组显著高于共情低分组;共情尴尬、共情反应与助人意愿在共情水平与尴尬特质的两因素分析中主效应均显著,均是共情高分组显著高于共情低分组,尴尬高分组显著高于尴尬低分组。(3)在未控制尴尬特质与共情水平的前提下,尴尬特质、共情水平、共情反应、共情尴尬与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之间均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关系;在控制尴尬特质与共情水平的前提下,共情反应与共情尴尬、助人意愿和助人时间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共情尴尬与助人意愿、助人时间的相关不存在。(4)在尴尬情境下,共情反应能够正向地显著预测被试的助人行为,共情反应能够正向地显著预测被试的共情尴尬,共情尴尬能够负向地显著预测被试的助人行为。(5)在尴尬情境下,共情尴尬在共情反应与助人行为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共情水平调节共情尴尬与助人行为的关系,高共情水平的被试共情尴尬水平较高,但高共情尴尬却抑制了其助人行为的产生。(6)在尴尬情境下,共情反应会促进个体的助人行为,但尴尬情绪与共情尴尬会抑制个体的助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