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投资基金问题初探——运作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基金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国支持和发展特定产业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中国的产业投资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蓬勃发展时期,这为发展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政府已意识到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并采用积极的措施促进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并进行相关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市场发达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模式以及发现中国现行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及发展战略。 本文首先对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进行了定位,并与证券投资基金进行了对比。随后分析了国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动向与特点,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然后,结合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有:1.我国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相对于市场需求和时间严重滞后;2.融资渠道狭窄,融资困难;3.政府直接运用产业投资的效率不高;4.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5.缺乏专业人才。随后又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科技环境等。 最后,通过对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环境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策略: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应采取的组织形式、资金来源与退出机制。目前,鉴于我国还没有有限合伙制的法律规定和投资者注重对控制权的掌握,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应该采取公司型,公司型基金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居民应该是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最大的投资主体,它与保险资金、企业、外国投资者、政府等共同构成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供应方;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在发展初期可采用公开上市、公司或企业家本人购买、大企业兼并收购、买壳或借壳上市、通过产权市场转让股份、签订特定的投资契约等多种退出机制。 发展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措施:1.利用已有的法律与政策依据快速壮大产业投资基金业务;2.逐步培育国家开发银行产业基金的价值链条:3.从国内外寻求优良的产业投资基金机构与团队;4.建立相应技术库和中介机构网络;5.建立社会信用系统;6.借鉴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完善我国政府在产业投资基金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用不到3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劳动年龄人口高龄化明显的形势下,中高龄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和开发已成为社会面临的现
本文旨在从新经济地理和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深入阐述区域主体和空间经济组织运行机理,并由此探讨了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这对于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意义。 无
“三元悖论”是国际上一个著名的经济学论断,最早由克鲁格曼提出,其基本内容就是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兼得。这个理论所揭示的经济现象是:在汇率稳定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