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WLAN终端设计及其漫游切换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ong_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煤矿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作为矿井有线通信网络的补充,无线网络在煤矿中的应用正逐步深入。在煤矿井下视频监控领域,传统有线视频监控系统由于缺乏移动性且在施工时存在大量的布线,已不能满足诸如移动目标监控及巡检等不便或无法使用有线视频监控的场合。采用有线结合无线的通信方式实现井下网络信号无缝覆盖,是今后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网络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用户只能在其通信范围内自由移动。当用户漫游至不同AP覆盖小区时,为防止通信中断,必然发生网络切换过程。此过程将产生相应的时延,假如时延过长,会明显影响到对实时性敏感类业务的通信质量。因此,如何缩短WLAN网络切换时延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方向。本文围绕矿井WLAN终端设计及其漫游切换技术研究做了如下工作:(1)对矿井移动视频监控终端的实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IEEE802.11网络切换发起条件和切换过程。分析了当前学者们对于提高切换性能做出的研究,并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探讨可行的改进方向。(2)完成基于WLAN技术的矿井移动视频监控终端的硬件设计。包括处理器、Wi-Fi模块的选择,视频采集模块、FLASH接口电路、SDRAM接口电路、DM9000以太网卡接口电路等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3)搭建绍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完成U-Boot的移植,完成根文件系统制作及Linux内核移植及主要驱动配置。(4)针对矿井特殊应用背景,通过分析传统IEEE802.11切换决策算法的特点,结合背景扫描的思想对漫游切换算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提高了切换性能,保证切换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搭建井下现场实验平台,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超级电容器,又叫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性能介于电池与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高效、实用的能量存储装置,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本论文围绕了MnO2,WO3等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柔性赝电容器和电致变色储能器件上的应用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非晶的MnO2纳米结构生长和电化学性能,初步探索了MnO2作为电极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由空间光通信是一种在自由空间中以光波为信息载体的无线宽带通信技术。与传统的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相比,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主要优点包括:传输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
太赫兹(THz)电磁波(频率为0.1 THz~10 THz)是指波长介于毫米波和红外波之间,相当宽范围的电磁辐射区域。它与其相邻频段的光学和微波技术相比,人们对太赫兹电磁波的认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