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复合不同成分局麻药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wd1988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单纯全身麻醉复合术后芬太尼格拉斯琼静脉镇痛与全身麻醉复合不同成分局麻药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探讨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甲状腺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气管内全麻,术后芬太尼静脉格拉斯琼泵静脉镇痛;BL与BLF组气管内全麻复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BL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ml,BLF组局麻药为0.375%盐酸罗哌卡因20ml+1ug∕kg芬太尼。3组均采用丙泊酚、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静脉快速顺序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微量泵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并间断静脉注射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前T0、切皮T1、切皮后15minT2、缝皮T3、气管拔管时T4、气管拔管后5minT、,气管拔管后10minT6的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药物用量、苏醒及气管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时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各时间点心血管系统平稳,麻醉药物丙泊酚及芬太尼用量较单纯全身麻醉组明显减少,患者苏醒快且平稳,拔管期无躁动,术后镇痛效果好,镇痛时间可长达24h,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小。结论:全麻复合盐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是较为理想的麻醉与术后镇痛方案,可安全应用于临床麻醉。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双源CT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新技术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技术方
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比较分析等文献研究法,综述欧洲国家和美国等老年合作居住社区的开发理念、开发类型、开发过程、开发模式及利益团体。提出在我国开发老年合作居住
频谱分析仪是一台综合性的仪器,它是科学家、工程师探索科学技术、解决工程难题的重要武器。它研究的是电信号频谱结构,用于信号失真度、调制度、谱纯度、频率稳定度和交调失真
目的:1.成功建立稳定的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2.探讨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对肠黏膜屏障中紧密连接的超微结构、蛋白及mRNA水平的影响。3.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
目的设计围术期护理评估单,规范围术期工作流程、加强围术期安全管理。方法设计围术期护理评估单,运用Boehm的宽带Delphi方法对15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评估单内容;选择9个科室
目的: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多节段颈脊髓压迫。尽管单开门术后颈椎曲度变直、后凸畸形发生率比全椎板切除术明显下降,但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部分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成功置入导丝后,纵切组90°扩皮即刀刃向上与皮肤垂直扩
目的:探討橋本氏甲狀腺炎(HT)共存結節的臨床特點及評估預測因子,然後進一步探討術前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和分化型甲狀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DTC)之間的
目的系统评价经不同静脉和上肢置入PICC对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JBI循证护理中心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辅以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