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需求多变性造成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采用混流装配线生产各种产品。这种生产模式可混合连续地装配工艺接近的不同种产品,且在不占用大量库存的情况下,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近年来广泛受到众多制造企业的采纳和使用。目前大多数研究大都集中在混流装配线初次平衡,然而在混流装配线平衡过程中,其平衡受诸多的动态影响因素,如生产计划改变影响产品配比例变化,产品升级改进导致装配工序增加、替换或删除,装配技术进步带来工序作业时间的改变等等,这些情况往往造成初始装配线平衡不再有效,即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问题。因此,开展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如下:1.混流装配线平衡的动态因素分析考虑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特征变动和装配技术进步等因素给制造企业混流装配线生产带来的影响,需对线上各装配任务进行重新合理分配,为充分利用装配线上已有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减少再次实现平衡时成本的投入,对装配任务的难度与操作人员的技能等级分成相应等级,并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对由及带来的实现平衡的调整成本拟定衡量评价标准。2.建立混流装配线平衡的数学模型实现混流装配线的动态平衡,合理对装配任务进行重新分配,把装配任务难度高的分派给操作人员技能等级高的,装配任务难度低的分给操作人员技能等级低的,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人力资源。在本文中考虑的实现再次平衡调整成本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适应成本,另一类是学习成本。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模型的建立中拟定了对装配线再次平衡调整成本的衡量标准。最后建立以生产节拍、工作站负荷波动、调整成本均最小为目标的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数学模型。3.改进粒子群算法采用本文所设计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前述所建装配线动态平衡模型的最优解。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易陷入“早熟”收敛的不足,从增加粒子种群的多样性和提高搜索能力的角度去设计了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基于MATLAB语言编写算法的相关程序,通过运算得出所建模型的最优解。4.实例验证模型和算法以国内某装载机企业的发动机装配线为例,开展对混流装配线的动态平衡应用研究,分析整理实例相关数据,与所建立的模型参数对应,建立了该企业混流装配线动态平衡模型,设置算法参数,使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求得模型最优解,实例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