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岸服务外包作为当今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其发展越来越迅速,并受到全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服务外包具有技术附加值高、污染少、环境友好、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等特点,本文研究离岸服务外包对于中国三大产业的就业水平的影响,旨在掌握如何优化和完善这些途径以促进我国就业结构以至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从产品内分工视角下建立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影响就业及工资水平的中间投入品服务外包模型,认为资本由发包国流向接包国、接包国的相对技术进步会使大量密集技术型服务外包业务从发包国转移到接包国,从而两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两国的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长期以来,离岸服务外包对一国就业的影响取决于服务发包与接包对就业的净效应。其次从作用机制的角度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水平影响,认为直接传导机制主要是指发包国岗位通过服务外包业务的直接转移,间接传导机制通过离岸服务外包的收入乘数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人才结构的优化四个渠道来促进就业。实证分析以柯布-道格拉斯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构造离岸服务外包对就业水平的计量模型,选取1997-2011年数据就中国离岸服务外包相对三次产业就业水平的影响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相关结果显示,离岸服务外包本身能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水平,改善国内的就业结构,更重要的是增加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提高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但在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中我国受困于外包层次较低、城乡二元劳动结构等制约因素,导致第二产业就业存在低水平陷阱,离岸服务外包对第二产业的就业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体现。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现实的解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