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已经越来越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所重视,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辅以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以及董事会治理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综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的设计计算及实证研究三大部分。首先,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发展、公司社会责任的衡量、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及董事会治理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其次,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衡量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最后,选取2006-2008三年在深圳和上海交易所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共3301个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股权结构以及董事会治理的各要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及审计委员会设置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议次数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董事前三名薪酬总额及持股董事比例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但均不显著。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及董事会治理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股权结构方面,股权制衡机制为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基础,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相关配套制度、政策环境的完善;董事会结构方面,控制合理的董事会规模,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加快建立董事的市场任免机制,形成两职之间的真正制约;董事激励方面,建议上市公司逐步改善董事的激励结构,可将一部分的实物激励转为股权激励;董事运作方面,充分发挥董事会会议的重要作用,并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的相关规章制度。本文创新在于研究全面考虑了有可能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有关的各项内部治理因素、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的设计与计算以及实证研究的重要发现;局限性在于基于数据获取的可能性,本文主要考虑了与上市公司密切相关的六大类利益相关者,未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