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药材小红参人工种植密度及其透光率的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药材小红参人工种植技术中,透光率和密度是影响小红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摸清小红参在不同透光率和不同密度下生长发育的变化规律,筛选出小红参人工栽培下最佳的密度和透光率组合,是小红参人工规范种植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其它栽培因子完全一致的条件下,以密度和透光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观察的各处理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和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筛选出密度和透光率最佳组合,然后将最佳组合处理的药材在室内与质量达标的野生药材进行质量比较,以期得到小红参人工种植中产量最佳和质量达标的密度和透光率二因素的栽培组合,现得到结果如下:1、透光率和密度对小红参的生育期、叶片大小、株型、生物产量、药用有效部位、药材的性状都有明显的影响,两者对产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且达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2、种植密度为34.5万株/hm~2(2.3万/亩),小红参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个体与群体协调,产量显著优于其它两个密度。3、小红参在透光率75%的条件下栽培,植株生长发育状况最好,产量极显著高于其它三个透光率(P<0.001)。4、小红参在密度34.5万株/hm~2和透光率为75%的条件下栽培,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单产达1734.9kg/hm~2(115.66千克/亩)。质量也达到了小红参的质量标准,是小红参人工种植中密度和透光率的最佳组合形式。
其他文献
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因病情危重,神志昏迷,各项侵入性操作多,其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患者。因此开展神经外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相关性。方法:120例IPF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本文介绍了锂电池生产过程中厂房内的露点控制要求、除湿设备选型及房间风路设计及控制,同时分析各外界因素对露点的影响。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情况。方法:选取8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抑郁程度分为轻中度组(n=47)和重度组(n=34),另外选取50例同期体检的
目的:探讨饮酒对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499例行精液常规及精子形态检查不育男性患者,按是否饮酒分为不育饮酒组(n=269)及不育非饮酒组(n=230),同期已生育的394例正常
基于职业年金制度框架,从内部治理、虚账方案、账户管理等方面讨论了职业年金实施的难点,提出了厘清委托代理职责、实账运行、账户系统云平台等对策建议。
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和A型超声测量(A-scan)在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眼轴测量和人工晶体测算的准确性及术后屈光状态的评价。方法:选取白内障合并黄斑病变
<正>12月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组织编写的《中国智能制造绿皮书(2017)》(以下简称《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