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iau2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指的是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非法集资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型的非法集资形式,可能会对投资者、金融秩序等带来的极大的不利后果。互联网金融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活跃民间资本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沉疴顽疾带来新的解决思路,为实体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资金,丰富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然而各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其蕴含着极大的非法集资风险,“东方创投案”、“天力贷”案、“淘金贷”案、“阿拉贷”案等一系列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众多投资者的财产损失,而且消耗了稀缺的诚信资源,引发互联网信任危机,对现行的金融管理秩序造成重大威胁。因此,如何有效防范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与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之间存有不容忽视的内在逻辑关系,而绝大多数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在市场的框架内得出妥善的解决方案,公权的介入成为必要,根据国外先进经验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成为防范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的一个有效途径。沿着这条思路,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的概述。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与信息不对称之间存在不容小觑的内在逻辑联系,互联网信息的过载增加信息甄别的成本,互联网信息的弱排他性诱发集体非理性,重复博弈机制的破化降低了违约的成本,熟人社会的突破瓦解人际关系网络的信用功能,我们应当通过权利义务的重新配置以及具体制度的优化设计有效防控众多投资者财产损失,互联网信任危机以及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等具体的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第二部分是对我国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优势方披露义务有限,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标准缺失,信息披露的监管功能弱化;劣势方信息支持乏力,征信法律制度低效,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僵化;第三方信息激励失灵,制度导致社会舆论倒置,奖励设置缺乏激励实效,行为成本关注力度不足。第三部分是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防控的国际经验考察。美、英、意、法等国为我们提供了适度披露、分级披露、投资者风险教育等信息披露方面的经验,美国、欧盟、日本在信用机构的监管模式、市场准入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美国、日本、台湾在举报人保护、举报奖励等方面亦为我国悬赏举报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我国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防控法律机制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文章试图提出行之有效的完善对策。概言之,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标准规范和信息监管体制健全现行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创新征信法律制度以及修正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使得我国的信用制度更加完备,通过发挥举报制度的正面绩效,实现举报奖励的刚性保障,鼓励举报形式的多元化激发政府悬赏举报制度的活力,从而解决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对互联网非法集资风险的有效防控。
其他文献
以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为多相催化剂,通过环己酮和1,2-丙二醇反应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了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钼杂多酸对缩酮反应的催化
本文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相同品种、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复烤烟叶中的重要致香物质进行分析比较;并且对同时蒸馏萃取法进行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结果
本文主要讨论1988~2001年海南省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改革情况,这一时期海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一直垄断着海南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1990年代初,省电影公司通过提高电影票价、发行放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影响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绝大多数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的,临床上常用催产素和麦角新碱加强子宫收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对催产素的
在碱性条件下由乙醛酸和邻乙氧基苯酚合成了3-乙氧基-4-羟基苯乙醇酸。考察了原料配比、氢氧化钠浓度、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的最佳条
介绍了GIS T(地理信息系统 )中的定位参照方法 ,对里程桩定位参照方法的原理、设计和实现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指出为信息提供有效的空间定位参照是GIS T应用的技术关键
建筑施工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地产热逐渐消退,建筑施工产业的竞争形势也愈演愈烈。就目前建筑施工产业形势而言,总产值依旧在不断扩大,从业人数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