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史学研究侧重于探索和发现,而高中历史教学侧重于教育和育人。史学研究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高中历史教学在于吸收和传播史学研究成果。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与以往的教科书相比,吸收和采纳了史学界的一些新成果,表现在观点的更新和史家争鸣的引入等。但受编写周期、编撰制度和编写篇幅等因素的限制,高中历史教科书在特点上表现在稳定有余而更新不足,一些观点的阐述上与史学界的研究进展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的现象。历史教师史学知识的更新和史学视野的拓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教科书之外的课程资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不妨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参照历史教科书,努力拓展史学认识的新视野,把史学研究中的新史料、新观点适当地运用到课堂中来。这样做,不仅可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观察历史,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无疑是有益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重要的经济现象,也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专题。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资本主义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学术成果。本文就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内容为例,对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相关研究。正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近二十年史学界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史学研究新成果。第二部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史学研究成果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点评和分析。第三部分,总结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启示,对史学研究新视野下高中历史教师的史学素养的提升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