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经济获得空前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必然面临多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与此同时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和生活。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教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地理学科也应该发挥学科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结合理论和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初步探究,在具体方法与措施方面进行了一些设想,并提出了初步的方法与途径,使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实效性。论文主体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和现状分析、阐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对地理学科教学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分别从地理学科特特点、内容和使用的教具三方面分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第四部分是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这部分内容是阐述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原则与方式,并以必修一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必修二“人地关系思想转变”为例,探讨在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单一的知识灌输转变为情感引导,分别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转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把“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起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进取心和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