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作为染色质绑定的核蛋白,是最典型的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在细胞内,HMGB1扮演着染色质结合分子的作用,促进p53,p73,Rel-NF-κB,雌激素受体与特定DNA靶点上转录蛋白结合。在细胞外,HMGB1通过与许多受体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Toll样受体(TLR)等结合,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如炎症、细胞迁移、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最新研究证明HMGB1在肿瘤的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在多种肿瘤中发现mRNA水平上HMGB1表达上调,因此,探讨HMGB1配体及受体在癌症研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自噬发生在所有细胞中,并可能发挥“管家”作用,通过对长寿命蛋白质和损伤细胞器的回收,并在应激压力下,为细胞的长时期生存提供底物,在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维持动态平衡的作用。自噬发生在微环境紊乱之时,如:H2O2、雷帕霉素、内质网、线粒体毒素、缺氧、异常细胞生长及营养匮乏。自噬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如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心脏疾病、自噬性细胞死亡与癌症。研究提示:在血液肿瘤化疗多药耐药中,自噬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血清中,HMGB1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最新实验提示:在白血病细胞中HMGB1通过激活PI3KC3-MEK-ERK通路发挥着促进自噬的作用。自噬可能是HMGB1介导的化疗耐药的重要机制。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HMGB1与自噬的相关性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证明,HMGB1过表达通过增强自噬途径而非减少凋亡途径,从而降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HMGB1的表达则增强了白血病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HMGB1的过表达增加了自噬小体和自噬泡的生成,从mRNA水平促进了哺乳动物自噬关键基因Beclin-1VSP34和UVRAG的表达,从蛋白水平促进了p-Bcl-2和LC3Ⅱ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表明HMGB1过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和C-氨基末端激酶(C-N-terminal kinase,JNK)的协同转录活性,反之,HMGB1缺失表达则降低了ERK和JNK的协同转录活性。HMGB1通过对转录因子ERK和JNK的调控影响自噬的发生,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