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汞矿区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艺调控方案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2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部分汞矿分布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尤其在贵州省境内,分布有众多的大型和超大型汞矿。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田资源稀缺、农民收入低,土地成为农民主要生活来源。  汞矿区土壤汞污染严重,并造成种植的农作物汞含量超标,矿区居民食用这些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造成不同程度的汞暴露。因此,研究制定汞矿区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艺调控方案对维护汞矿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有众多针对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但是尚没有能实际应用于大规模汞污染农田修复的技术。本论文选择贵州省内三个典型的汞矿区:云场坪汞矿区、万山汞矿区和务川汞矿区,研究了汞在大气、水体、矿渣、土壤和农作物可食用部分的分布特征,旨在筛选出具有低积累汞能力的农产品。  以万山汞矿区为例,通过种植低积累汞的农作物,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的数据,提出了基于最大限度保证汞矿区农田原有使用性质及农民既有收益的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农艺调控方案。并运用环境经济学的手段,对农艺调控方案实施可能带来的农产品产值的增加进行了核算,并量化了方案的实施对居民汞暴露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与前人研究相比,万山汞矿区和务川汞矿区的大气汞浓度呈下降趋势,但仍然远高于对照区。土壤汞含量无明显变化。  2.不同农作物可食用部分总汞含量差异显著,发现在所调查的农作物中萝卜(对应根际土壤汞含量<10 mg·kg-1时)、西瓜(对应根际土壤汞含量<50 mg·kg-1时)、草莓和玉米(对应根际土壤汞含量<100 mg·kg-1时)、马铃薯(对应根际土壤汞含量<250 mg·kg-1时)可食用部分总汞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GB2762-2012),属于低积累汞的农作物。  3.开展了万山汞矿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控的经济效益分析。假定农作物单产与调控前持平且汞污染严重的Ⅴ级农田(土壤汞含量>250 mg·kg-1)不再用于农业生产,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在调整前,万山农业总产值约17008万元,调整后总产值将在3965-117907万元之间。  4.对调控前后万山汞矿区农产品中汞的净含量进行核算,调控方案实施后万山汞矿区年度所有农产品汞的净含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少1.47-1.70 kg,以百分比计算,减少的幅度达82.58%-95.51%。
其他文献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金属离子掺杂和金属离子共掺杂纳米TiO_2。最佳工艺条件为:钛酸四丁酯用量10ml,反应温度为30℃,反应体系加水量为50ml,溶液的pH值为1.0的条件下制备纳米TiO_2溶胶,并对凝胶在500℃下进行煅烧。采用了金属离子铁、钴、镧、铈、锌、铬对TiO_2进行掺杂,用亚甲基兰为模拟废水研究其在同一条件下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结果表明:最佳单种金属掺杂为铁,掺入量为0.05%,
“经典诗词”是智慧的结晶,通过诵读古诗,引导儿童诵读,尝试小篇幅的模仿创作,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给予适当的引导,往往事半功倍.指向微写作的经典诵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
硫代砷酸是含硫还原水环境中重要的砷形态。硫代亚砷酸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对于硫化环境中砷在固液界面的分配和砷的迁移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硫代亚砷在铁矿物表面的
本研究通过对喀斯特石灰岩和白云岩石漠化坡地进行野外调查,发现白云岩坡地土壤总量少且均匀分布于基岩上,认识到白云岩石漠化坡地植被良好生长的障碍因子仍然是养分亏缺,漏水漏
微波可调介电材料在微波可调元器件上有着广阔的应用背景,如相控阵天线上的移相器,谐振器,滤波器等。就研究体系而言,目前主要集中在钙钛矿相铁电材料,如钛酸锶钡(BST)及其掺杂
热解法作为城市污水生物污泥一种新的处理工艺,具有污染物排放少、二次污染小的特点,近年来已成为污泥处理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热解残渣作为吸附剂为
本文针对当前畜禽(猪场)废水及粪污中磷及重金属污染日趋加重的问题,以氧化铝工业废渣—赤泥为基本材料,通过焙烧活化方法制备了新型除磷控磷和除重金属控重金属的活化赤泥固稳
学位
本文首先综述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方法,并介绍基体合金和增强体的选择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的制备方法包括固态法和液态法和原位法,而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很宽广的设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追求的发展模式,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要使制定和实施的每一项战略决策都体现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在决
教育教学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过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占有关键的推进作用.教育教学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同时也是为了人们能够在社会发展、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