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CFG桩作为地基处理手段的复合地基在我国已经普遍应用,但在检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时,“复合地基承载力足够而单桩承载力不足”这一问题频发。因此,在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中,检测单桩承载力的必要性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归纳总结CFG桩复合地基检测的发展情况,然后选取了鄂尔多斯某工程、北京某工程、唐山某工程在地基检测中复合地基承载力fspk检测值满足设计要求,而单桩承载力R_a检测值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典型案例,通过理论分析并从计算角度、试验角度、施工角度等方面探究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此外,本文在原有唐山某工程实例模型的基础上,模拟了在复合地基中部分单桩破坏对复合地基沉降变形及承载能力的影响。模拟采取桩身破坏及桩端破坏两种方式,从模拟结果可知,单桩的承载能力直接影响到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和变形,因此在检测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时,对单桩承载力进行检测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务:(1)根据鄂尔多斯某工程、北京某工程、唐山某工程CFG桩复合地基现场检测结果,分析总结了复合地基承载力合格而单桩承载力不合格的案例,结果表明三个工程案例中,现场检测的单桩承载力实测值为设计值的40~78%、单桩承载力不合格比例高达40%~100%。(2)从计算方面、试验方面、施工方面分析了单桩承载力数值较小的原因。从计算方面来讲,单桩承载力R_a的确定是通过规范中计算公式得来的,而计算公式中参数的选取是一个范围值,导致R_a计算值大小具有一定弹性;从试验方面来讲,荷载板的尺寸、褥垫层的施工以及两种试验的终止加载条件对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从施工方面来讲,现场地质条件、试验桩的施工质量等都直接决定着试验桩承载力的大小。(3)为避免单桩承载力不足导致地基破坏,通过修改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对唐山某工程的2号楼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重新进行了设计,并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修改后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现场检测及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中无论是基础底板的最大沉降量还是最大差异沉降量均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4)为研究单桩破坏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单桩的桩身破坏和桩端破坏对地基沉降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无论是桩身破坏还是桩端破坏,破坏后桩顶变形及差异沉降都有所增大,基础底板的挠曲也超过了规范的限值规定,其中桩端破坏对地基变形的影响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