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颇有成效的。但当前国际与国内的经济形势复杂,也进一步增加了货币政策制定的难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减慢,世界金融市场震荡且不稳定;全球实体经济竞争加剧,也加大了中国的贸易出口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趋于下行之列,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民币比上年贬值了 1.4%。基于这一背景,目前我国的货币流动现状可概括为:全球经济财富转移增速。近两年来,资本市场中的股市、汇市价格下跌,金融资产价格缩水;此外,人们预期中国政府即将对中国家庭的资本流出进行收紧控制,广大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太乐观都是导致目前的资本外流潮的原因。货币流动问题已经受到了周遭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货币流动性作为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中间媒介对经济状况的调整能力也会大大减弱。这一影响因素也直接导致央行应用所制定的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相应的实施效果也会被弱化;因此本文希望从多部门间货币流动这一视角,就如何充分掌握并利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货币流动规律来更好传导货币政策的精髓展开研究,从而更有效的调整经济发展状况。因此,这一问题值得深入分析与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然后对货币流动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别进行了理论研究综述与应用方法概述,以便为后面的模型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接下来,本文重点讨论了国民经济多个部门之间货币流动的问题,在众多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静态投入产出模型,连续型与离散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静态与动态的非线性投入产出模型以及随机投入产出模型等等。此外,利用这些已经建立的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货币流动这一具体经济问题,并在每个模型的最后一节都运用了相关经济数据进行了实例验证。最终得出结论:本文建立了货币流动性的投入产出模型,验证了所运用的投入产出模型应用于货币流动问题的可行性,并最终说明了该模型研究与货币流动相关的经济问题也是合理有效的,因此对央行制定与实施更科学更系统更高效的宏观货币政策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