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教育传播现状及趋势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传播是传播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原始社会的观察模仿,到封建社会的私塾式学校,再到工业社会的班级授课制,教育传播形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促使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以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介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技术对人类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技术给教育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教育传播变革带来了希望和机遇。我国新媒体教育传播迄今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教育市场规模扩大和用户数量的不断激增,我国新媒体教育传播项目类型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同时,转变传统模式下同质化、单一化、被动的教育方式为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社交化、主动化的新媒体模式,在丰富教育信息呈现形式的同时也降低了教育成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教育传播现代化变革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如海量教育信息难以甄别、“知识鸿沟”加深、新媒体教育传播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选取MOOC、北京人大附中和广西百色合作进行的“双师教学”实验项目、国家开放大学图书馆、“学为贵”网络学习平台、Minerva大学计划、“分答”、“在行”移动教育类App等成功案例,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新媒体教育传播的新技术、新模式、新特点和新趋势。从宏观视角梳理当下教育传播现状,提出问题应对策略,把握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的新媒体教育传播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由于时间、空间、精力、知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受众对他国形象的了解受制于大众传媒建构的拟态环境,且对媒介报道的真实性及客观性难以鉴别。在媒体塑造国家形象时更为如此,媒
本课题以新浪城市频道中的图片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城市视觉文化的角度出发去解读新媒体空间里的城市想象空间,分别从城市的外在形象、消费世界以及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城市图片进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发布及接收信息,当突发事件发生,各类言论于网络集聚,使其成为当下最大的“民间舆论场”,网络信息传播的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