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投资是企业价值创造和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我国企业发展一直存在“投资效率之谜”,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是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重要课题。企业投资效率和市场竞争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十八大指出,市场化改革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修订相关政策,促进市场监管体制的完善。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齐头并进的重要时期,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承受更高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投资机遇。在这样多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研究市场环境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中,大部分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仍然由政府掌握其配置。这种配置权使政治关联作为一种特殊机制开始被各类企业所关注,特别是先天缺乏政治背景的非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政策优惠和制度便利,但政治关联同样会以“掠夺之手”的形式出现,带给企业政治压力,扭曲投资行为。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政治关联究竟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依然需要广泛的实证检验。文章以A股2010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参照Chen et al.的投资效率模型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赫芬达尔指数构建法,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政治关联作为调节变量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确实会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并且这一现象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另外,从上市公司总体来看,政治关联会负向调节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且政治关联程度越强,其负向调节效果越强,但在区分企业产权性质之后,这一调节效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中。根据实证结论,文章从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和优化政府作为两个方面提供了切实的政策建议。在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方面,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制度环境,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在优化政府作为方面,合理控制政府对资源的宏观配置,帮助企业合理建立政府关联。具体来说,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减少政府不必要的优待政策,优化产权结构,实现政企分离;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出台相关政策减少信贷歧视,加强企业产权保护,严格治理地方官员对非国有企业的非合规压制。文章实证结论能合理解释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有助于提高企业对转型经济背景下政府经济政策的理解,通过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切实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另外,文章引入政治关联作为调节变量并且创新性地优化了其衡量方式,丰富了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