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性评价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xdz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6年以来,我国建成了许多各级各类的自然保护区,但部分保护区内湿地萎缩、草场退化、森林面积减小、珍稀动植物数量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些保护区生态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开展有关自然保护区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势在必行。开展保护区有效性评价,不仅能对保护区工作做一次全面的检验,而且,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出保护区工作的不足之处。由此,可以给保护区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使其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保护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更好的实现管理目标。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少有的集成了草甸、高原湿地、森林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等多种资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采用对比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保护有效性评价和管理有效性评价两个层面,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2003-2013年工作的有效性做了全面的评估。结果显示:(1)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到2013年,区内湿地面积呈增大趋势。其中,湖泊、沼泽地增大更加显著。湿地面积的增大,一方面和自然条件的改善有关,另一方面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也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2)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加强森林管护,定期喷洒农药。人为砍伐盗伐、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防治。2003-2013年,有林地增加476 hm2,灌木林地增加1000hm2,疏林地面积减少60%。保护区内森林质量明显改善,森林生产能力增强,森林生态效益显著提高。(3)自然环境的改善加上保护区强有力的监管和日常巡护,2006-2013年保护区内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增,而且还发现了几种新分布的物种。(4)基于湿地面积变化率、森林面积变化率、珍稀动植物数量变化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2003-2013年的生态保护有效性做出了定量评价,最终得分为78.1分。(5)参照IUCN开发的WCPA管理评估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分是78.45分。(6)从生态保护有效性与管理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近几年保护区管理局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较好。但从个别指标得分来看,保护区工作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文章从实际操作层面,具体阐述了借鉴TQM的"全程性"、"全面性"和"全员性"理念,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全程保障机制、全面保障机制和全员保障机制的措施。
目的:了解文科专业法学系学生对法医学课程的需求和认知,尤其是法医病理尸体解剖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和调整法医学的教学改革.方法:无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汕头大学法学院1999级和2000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结果:几乎所有同学均认为法医学课程对法学专业生是必要的;非潮汕地区学生无神论者(75.2%)比潮汕地区的(54.2%)高21个百分点;57.4%的法学生均因不明原因的精神恐惧而害怕参加尸体
以矩阵式安全控制体系和4E安全闭环思想为指导,在对与城市轨道交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梳理的基础上,创建指标体系原型,通过细化原型形成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
目的 探讨渗透人文精神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 将95名本科医学生分为两组,即渗透有人文精神的试验组48人.传统老年病课程教学的对照组47人,考核采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两组评分结果行t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的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老年病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能培养良好的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
同源宾语结构是英语语法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有关同源宾语结构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本文试从构式的角度分析了同源宾语构式的存在及其三大本质特征,为我们解读同源宾语结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