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女单选手李雪芮的技战术运用效果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ilverv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以我国优秀女子单打选手李雪芮的技战术特征作为研究对象,拟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采集的比赛录像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的比赛场次为2012年至2015年度李雪芮参加的国际大赛,总共二十场,从中对李雪芮在比赛中的发接发技术、前场技术、中场技术、后场技术的运用和主动得失分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李雪芮技战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期望为李雪芮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李雪芮的优势:李雪芮技术男性化,技战术打法偏向于进攻型,技术风格硬朗、凶狠,进攻意识和素质能力强,同时攻防转换能力强,即使是被动时的过渡高球,也能打出质量很高进攻性很强的平高球,使得很难从场面上压制住她,而且李雪芮前场封网意识较好,能积极的抢到高的击球点进行搓放、推球,能够在比赛中占据前场主动优势,加大对方的跑动,创造更多得分机会;李雪芮在中场的平抽快挡技术相比较其他女单选手显得较好,节奏快,速度快,在比赛中给对手制造了很大的威胁,使自己能有效的扭转被动形势;李雪芮在后场技术上,通过高球、杀球的结合来为自己创造出进攻得分的机会。(2)李雪芮的劣势:李雪芮在前场技术中搓放的得分能力较强,但是过于追求高质量的回球,导致很多时候主动失误,进而失分。在中场技术中,抽球发挥小稳定,李雪芮的平抽快挡具有很强的威胁性,但是主动失分过多,形成一种得势不得分的现象,而且在中场技术中过多的依赖抽球,导致球路变化较少,容易被对方预判。在后场技术使用中,杀球得分能力较强,但是过多的发力球,导致主动失分过多,并且使得自己的体能消耗较大,从而使得后场吊球的失分增加,后场过渡失分增加,影响到自己的优势发挥。(3)李雪芮的机遇与挑战:李雪芮的男子化打法,技术全面,进攻能力强,节奏快,对对手的压制比较大,一般女子单打运动员很难适应这样强势的打法,是李雪芮的获得比赛胜利,取得成功的重要“机遇”。但是这样的下压进攻技术使用明显多于防守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进攻机会的创造需要中前场技术的稳定发挥,从大力的杀球到小球技术的细腻的转化,前后场的技术结合,减少主动失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其他文献
财政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收入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则是加强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评价财政工作优劣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