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升级是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与发达国家数百年传统工业化过程相比,我国厘定了信息化、工业化与现代化三步并作一步走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因此,研究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条件下的经济转型,应突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特征,其核心是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本研究从基本概念和现状入手,运用系统工程及其相关经济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经济转型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各种问题,经过国内外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理论的创新与方法。研究表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低产出的现状,要依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以及产业、科技、资源与创新机制协同带动转变。本论文主要研究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及其协调促进系统的相互关系。研究主要成果与创新:1.通过国外资源有效利用和产业发展战略及政策分析,首次总结了国外如何结合资源禀赋形成优势产业,运用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升级的经验,率先提出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是资源有效利用和产业发展。2.深入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的阶段化、区域化等内容,创新性的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经济应该与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协调发展:实现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多范围、多层次相关循环的创新理论与思路。3.剖析了我国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低与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的问题及原因;论证了我国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原则和路径;探讨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及科学发展中的基本问题。4.重点论述了调整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意义,并对我国经济转型中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结构、问题、历史原因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5.阐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意义,论述了我国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及政策选择。6.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预测分析、交叉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并从跨学科的角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证研究、以及国内与国外对比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较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