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清本质,更好地把握历史事物的共性与个性,学会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演变进程。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实施效果进行检测,这是保证培养质量的要求。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析培养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及要求。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获得,有助于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夯实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的需要,也是应对高考评价的需求。历史比较思维能力强调培养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指导性、比较对象的可比性、比较维度的全面性、比较事物的本质性、比较分析的时代性。其次,对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以开封市区四所示范性高中学校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能够理解和比较,具备一定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但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缺乏比较的主动性,对比较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存在不足。另外,高年级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再次,提出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及建议。高中生的培养策略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并以新授课和复习课为例,做具体的解读。建议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历史比较的主动性、传授比较思维的方法、掌握比较的步骤四个方面加强对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探讨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评价原则及途径,对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评价既是对培养效果的检测,也是培养过程的延续。对其评价应该遵循科学性、多样性、有效性、发展性等原则,并主要通过课堂对话讨论、习题试题训练和综合实践活动三种途径来完成。总之,高中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培养与评价学生历史比较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改进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联合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正>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并通过经络气血等,与全身各部有机地联系起来,《素问·海论》云:"夫十二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在疾病的发
会议
小儿高热惊厥(简称FC)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个多种惊厥,發生率大约2%~5%,它是一个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关于FC是否引起的脑损伤,导致癫痫和智力不全,是儿科临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治疗68例小儿FC进行随访,其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小儿FC流行病学特点,及与FC复发有关的因素,FC与癫痫的关系,以进一步采取防止措施,现报告如下: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介绍了采用变频器驱动方式和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在长距离下运式带式输送机上的成功应用.在对该大型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方式进行详细比较之后,
报告一例临床症状较为典型的烟酸缺乏症患者,经饮食及烟酰胺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男,已婚,37岁,羌族,无业。因头面及双上肢紫红色斑伴瘙痒1年余。检查:头面颈部、胸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