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基因敲除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无花果叶提取物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homozygous OPG knockout mice,OPG-P-mice)的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特征,探讨无花果叶提取物对OPG小鼠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8周龄非频密繁殖法获得OPG雌性小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实验组(无花果叶提取物组,7.82g/kg/d), B组:对照组(福善美组,10mg/kg/w), C组:空白组(生理盐水组,5ml/d),每组各20只。分别于喂药1个月、喂药2个月时处死OPG小鼠每组各10只,取小鼠左侧股骨,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OPG小鼠各组间骨小梁形态及数目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OPG小鼠骨组织中IL-1、TNF-α的定位及信号表达强弱。结果:HE染色后,发现灌胃30d后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骨小梁形态及数目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60d后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骨小梁宽度略增加、数目增多、断裂减少,骨皮质略增厚,骨小梁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骨小梁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灌胃30天后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中IL-1、TNF-αTNF-α表达呈强阳性,主要在骨小梁表面的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浆中;三组间IL-1和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灌胃60天后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IL-1和TNF-α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花果叶提取物通过降低OPG小鼠中IL-1、TNF-α的阳性细胞表达,达到抗骨质疏松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心理语言学和逻辑语义学为指导试图探索英语修饰中的主要逻辑关系及其方向性。笔者认为修饰关系实质上反映了功能关系,研究修饰关系中的逻辑方向性必须词、句的语义分析
运用社会调查、文献分析和比较等方法,对中美两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师指导方式”在目标、教学程序和课的结构三个方面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