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萼乙素对宫颈癌细胞HeLa、SiHa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占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尽管宫颈疾病的早期诊断筛查策略使宫颈癌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其在发展中国家依然是一个威胁着人们健康的严重问题。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以铂类化疗为基础的放疗,此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晚期病人的5年生存时间。但是由高剂量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反应使化疗方案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寻找新一代辅助治疗方案对宫颈癌的治疗意义重大。传统中药因具有其高效性、低毒副作用,在肿瘤治疗领域受到日益密切的关注。蓝萼香茶菜是由唇形科植物分离鉴定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具有抗微生物、抗炎、抗肿瘤等作用。据报道,蓝萼香茶菜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GLA)、蓝萼乙素(Glaucocalyxin B,GLB)、蓝萼丙素(Glaucocalyxin C,GLC)。最近研究表明,蓝萼甲素及蓝萼乙素具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复杂,尚不明确。而蓝萼丙素没有确切的抗肿瘤作用。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HeLa及SiHa细胞,研究GLB对其凋亡、自噬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TEN/P-Akt相关信号通路是否发挥调节作用。尝试为宫颈癌的中草药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SiHa细胞为体外培养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5/2/4/8/16/32μM)的GLB,分别培养24/48/72h后,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IC50;根据IC50确定最适浓度,将不同浓度的GLB加入Hela、Siha细胞,继续培养24h后以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V-FITC/PI双染)检测其细胞凋亡率变化;应用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Akt、C-PARP、PTEN、LC3及Beclinl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GLB处理肿瘤细胞后,宫颈癌细胞HeLa、SiHa的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与未处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LB抑制Hela、Siha增殖,且呈时间-效应及剂量-效应模式。GLB处理HeLa、、Siha 24小时后,其IC50分别为5.348、8.568μM。2.AnnexinV-FITC/PI双染显示:不同浓度的GLB作用HeLa、SiHa细胞24h后,随药物浓度的增高,各组细胞凋亡比率增加,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blot结果显示:GLB处理宫颈癌细胞HeLa、SiHa24小时后,与照组相比,PTEN、C-PARP1蛋白的表达增高,P-Akt、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增加,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萼乙素可抑制Hela、Siha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效应及时间-效应依赖趋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凋亡、自噬发生。自噬与凋亡之间可能通过becclin1蛋白相互调节。
其他文献
本文从神东矿区煤矿主通风机选型开始分析,对比了通风机在工频运行与变频运行的效率区间,并讨论了变频调速节能的可行性,希望对煤矿主通风机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和节能运行有所
介绍了心盛的概念及内涵、心盛的测评及在国内外不同群体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旨在推动护士心盛研究,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对新生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产科收治的60例行静脉穿刺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疼痛管理,30例)与对照组(常规管理,30例),
为了构建猪圆环病毒1型(PCV1)感染性DNA克隆,并为PCV1基因突变体的构建及PCV2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从PCV1质粒中扩增出了PCV1全基因组片段,将其插入到pBluescript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为张爱玲译作之沧海遗珠,此译本凝结了张氏数十年翻译之功。后经孔慧怡整理,张、孔二人合译之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始由美国哥伦
背景:胶质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由于其较高的致死率,抗胶质瘤药物的研究一直是肿瘤治疗研究的难点,而新型抗肿瘤药物因其特异性高且毒副作用小更是备受关注。分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急救中心科收治的16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磷脂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六个受体(LPA1-6)介导细胞信号转导调节一系列生理药理过程。如,能够参与细胞的增殖、迁移、黏附、凋
目的: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展,大量的新型生物治疗疗法及相应的制剂陆续进入临床前实验阶段或直接临床使用,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已经成为了继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在现代被动声纳系统中,水下目标的自动识别是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对被动声纳目标识别的特征提取、特 征选择和分类器设计方面进行了回顾。对LOFAR,DEMON和小波变换等特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