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社会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育与健康水平,必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社区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以社区的发展为基础的,作为社区文化主体的社区体育无疑在社区发展中起到突出的作用,但体育领域中社区体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体育的全面发展,进而制约着和谐社会进程步伐。因此,解决好社区体育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全民健身健康,有利于全民和谐相处,有利于体育的全面健康开展,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体育文化形态来亲和人际关系和培养民族精神,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对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繁荣也具有现实意义。
城市社区体育开始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并有了大的发展。20多年来,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出现,开始以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为主要内容,继而以创建文明城市社区体育为目标,现今已进入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型的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正处在自主创新阶段,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体育意识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政府行为仍然应该在社区体育建设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必然需要。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是指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街道、居委会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模式可以从社区体育概念和社区体育发展的角度推断出来。从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层面来看,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不完善,城市社区体育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难题。怎样从理论上深入认识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意义。如何确定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怎样结合当前我国城市体制改革的现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体育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从理论上加以回答的几个重要问题。因此,认识和探究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剖析它的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它的对策和途径,无疑对新世纪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快速、健康的发展,消减社区居民健身误区,引导科学、健康的健身观念,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为相关的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