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风暴迅速席卷了我们的生活,它使人们轻松地越过地域、空间的藩篱,网民常常花很长的时间逗留在网络上与别人交流,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交际的主要语言形式就是本文所述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在传播和运用过程中凸现出了一些明显的伦理问题,如网络传播过程中语言污染与语言暴力、网络语言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介的道德缺失等,网民们所发表的言论越来越明显的伦理失范倾向实在让人忧虑。那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伦理问题,网络语言伦理是否拥有其特有的基本原则与具体规范,如何解决网络语言的伦理问题呢?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系列问题而开展研究的。 网络语言有其产生的社会现实基础,本文首先对大量网络语言现象进行了调查与取证,对网络语言的存在空间与其独特的语境特点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由于网络语言的存在空间BBS、聊天室、E-Mail、网络文学、网络广告等具有交流主体的平等性、行为与责任相分离、角色扮演的随意性、中语境的缺失等特点,因此在网络语言的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道德缺失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引入对网络语言新的伦理角度审视,阐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深层本质,分析了网络语言伦理区别于传统社会伦理的特质,对网络语言伦理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理论上的规划,并对其功能与研究价值进行了探讨。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在整个网络语言道德体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整个网络语言道德体系的总纲,道德规范是其道德原则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展开。纵观国内外,目前对网络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提得较多,但大多较为松散,有的道德规范甚至没有涉及具体的两络行为,而且,笔者暂时还没有发现国内学者提出针对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财与具体规范。因此,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可行的道德规范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之一。在这部分里,笔者提出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以及由这三条原则展开和深化的八条具体道德规范,为网络言行提供道德指引与评价标准。最后,针对前文所述的网络语言伦理问题,笔者提出了整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络语言伦理、强化网络语言的伦理过滤、实施有效的网络语言伦理教育、构建法律对网络语言伦理的支撑机制等一系列促进网络语言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